第(1/3)頁 謝懷義和秦閣老是一派,他們在政見上一直與鄭閣老不和,而徐遠卿,正是鄭閣老的同門。 謝辰故意將這一層關系說出來,就是想要借著謝懷義的手來整治謝修文,不過是一個農家子,就該乖乖地縮在高陽縣那芝麻大的地方待著才對,竟然還敢肖想入京入朝,簡直就是不自量力! 另一邊的謝修文回家之后,就讓方虎去打聽外城謝三爺過繼繼子的事,尤其是當年的一些細節,越詳細越好。 同時,謝修文又讓遠在高陽縣的謝老三去打聽一下高陽謝氏,哪一家的孩子被人過繼了。 他將謝辰的年齡以及目前得知的他進京的年齡都寫下來,就是希望謝老三能盡快地查到一些線索。 他有一種直覺,這個謝辰對自己有著十分強烈的惡意,雖然他并不知道這股惡意來自于何處。 謝修文自認并不認得這位謝辰,難不成是幼時曾見過? 同住高陽縣,這種可能性也是有的。 謝修文腦海里再次浮現出謝辰的那張臉,以及他無意中看到的對他滿是怨恨的眼神,這讓他頗為不解。 二人早前甚至是不認識的,所以他們的仇怨到底來自于何處? 謝修文又將今日之感悟一一記下,謝林倒是一個不錯的朋友,可惜了,若是他與謝氏主家親近,那早晚他們都會成為仇敵。 這倒不是因為謝修文還惦記著祖父那一輩的恩怨,主要是因為謝懷義的政治主張與他不同。 謝懷義到底是世族出身,所以更多的時候,考慮的還是宗族的利益。 在謝懷義心中,宗族的利益永遠都是至高無上的,莫說是老百姓了,就連皇權在他的眼中都不及宗族利益。 若是前朝,他這種思想倒也無隘,畢竟前朝皇族也看重世族高門。 可是如今不同了。 自打圣祖皇帝開國以來,一直都是推祟科舉取仕,當然,也會有舉薦這條官路。 只是這幾十年的推行新政的后果就是,推舉為官的人,再有才華,百人中也不見得有一位能升高位。 大多數都是在五品官以下徘徊,或者是干脆就在地方上干一輩子的父母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