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黃蓋還是有些不解,“可究竟那些商販是如何探聽到縣衙之內的情況?” 畢竟有轉任多個縣府的經驗,黃蓋自認為在管理縣府之事上算是紀律嚴明,不應該會被商販們探聽到縣府內的情況。 太史慈揮手招來了一位伙頭兵,年歲大約六十,左腿一瘸一拐地走進來行禮,雖行動不便,但精神矍鑠,聲音也洪亮有力。 “這是跟隨我多年的老兵,老廖,你來說說,當年咱們在蕪湖的時候,你都是怎么探聽消息的。” 這位被成為老廖的老兵也不藏私,“當初為了探聽消息,我便在縣衙的門口支了一個早膳的攤子,也賣些午后的餅食,價格也便宜些。 這縣衙里的縣令們或許看不上這些粗糙的吃食,但底下的馬夫、跑腿的小吏卻與我們混熟了。” 黃蓋心想,他任職的時候,重要的事情向來是只有少數幾個心腹才能知道一些,事以密成,這點道理他還是懂的。 想來這招應該對他的縣衙來說應該是沒用的。 老廖似乎是看出了黃蓋心中暗暗的得意,“將軍可是覺得只要重要的事情瞞住了底下的小吏們便可高枕無憂了?” 黃蓋雖然沒有直接回答,但他的神情已經說明了一切。 老廖繼續道,“其實小吏們也不會真的將這些重要的事情告知我們,但不代表我們就什么都不明白。 這縣衙之內自然有縣衙之內的規矩和禮節。若平日里憊懶的小吏忽然積極起來當值,將軍以為是為何?” “為何?” 眾人不明,但呂蒙卻好似聽懂了一些,“是否是因為縣衙之內即將有新官或是上峰下來巡查?” “將軍所言正是。” 見到其他人展露出驚訝和欽佩的眼神,呂蒙笑了,他出身不高,從前跟在姐夫鄧當身邊也是做小兵小吏,對于小吏的生活也并不陌生。 而且也正因為這段經歷,他才會在孫權巡軍的時候,一反眾人疑惑緊張的態度,大力整頓軍紀,這才能在孫權面前脫穎而出,被孫權委以重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