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觀海翻身登頂第一-《文豪宿命》
第(1/3)頁
徐適之的郁悶姜陵無從得知,而且隨著海潮刊的熱銷,他還要遭受重擊。
姜家。
柳枝帶著小田郁郁地回來,孟姐見狀連忙走上前問道:“太太這是怎么了。”
“觀海社太不會做買賣了,哪里有客人要買卻不賣的道理?”柳枝這時又忘了觀海社的慧眼識人了。
“我和太太再去的時候,不知為何觀海社就限制一人只能買一份報紙了。”小田揮了揮手中的兩份報紙。她原本還在笑太太說的晚了買不到,萬萬沒想到竟然真的有錢也買不到了。
“太太,這是好事啊!限制一人購買一份說明這期海潮刊賣得好。觀海社的庫存不夠,應該是想要讓更多的人看到大小姐的小說。”孟姐總是能夠一針見血地點出問題的關鍵之處。
“你說的對,還是我家阿陵寫得好,算他們有眼光。”柳枝很容易就被哄好了。她多買報紙的本意就是支持姜陵,既然姜陵的小說寫得好,海潮刊很暢銷自然是再好不過。
小田見孟姐三言兩語安撫好了柳枝的情緒也是格外佩服,摸準了脈,她也好開口了:“不愧是太太的女兒,在寫小說上頗有天賦,什么秋毫之流都不能比的。”
“那是自然,秋毫寫過什么文?我都不曾聽說過。還造謠,暗指我家阿陵搶走了他的頭版,簡直是倒打一耙。讀書寫作這么多年沒養出半分氣度,我看他的心是比針眼還早小。”柳枝早就聽姜陵說過秋毫,也就是徐適之的做派,出爾反爾,無情無義,她很鄙視他的為人。
“大小姐這下應該能在鄞縣文壇站穩腳跟了。”孟姐的話得到了柳枝和小田的一致贊同。
姜陵剛剛出道就能夠力壓老作者徐適之,未來的路必然是一片坦途。雖然也有可能會招致小心眼的人的嫉妒,但姜陵早已不跟那些慣會捻酸的人在一條路上了。而且不遭人嫉妒是庸才。柳枝覺得天才總是要承受更多的,她的女兒阿陵就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未來之星。
“錦繡布莊已經有些松口了,同為女人,還是有些優勢的。聽說鐵娘子家的兒女又鬧起來了,這是我們的機會。能拿出大量現銀的目前只有我們。一筆交付,再砍下半成。”柳枝的話題轉得很快,讓人一時間有些措手不及。
好在錦繡布莊的生意,小田一直跟著跑,也能及時接得上話:“鐵娘子攤上這么對于冤家兒女,后半生也是夠愁人的。鐵娘子現在肯定急于將店鋪換良田的事兒給落實,再砍半成應該有戲。不過有一家雖然現銀不夠,但卻有足夠的良田,若是他們直接拿良田做交易,那我們只怕是競爭不過。”
“良田其實輕易能拿出來買賣的?當初我和阿陵賣姜家田,不知道多少人得了田還在背后講我們母女二人敗家。他們沒有足夠銀錢,也沒有魄力拿良田去換。”柳枝斷定道。女兒已經站穩腳跟,她這個做母親的也不能落后。還是要有份營生,將來阿陵不想寫了,那就回家繼承店鋪。
姜陵尚且不知柳枝在為她的未來打算,她此時正在觀海社附近轉悠。
沒錯,光是在房間踱步已經無法解決姜陵的焦慮了,所以她走出房門,來到了觀海社,打算接受現實殘酷的打擊。
西華街除了有觀海和新月兩家最大的報社,鄞縣其他報社也大多距離在西華街。
而西華街除了報社之外,最多的就是書店了,各家書店都張貼橫幅為新月與觀海,秋毫與幼麟之間增添了不少火藥氣息,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名氣。
可以說在鄞縣,要是不知道《農家子青云路》和《東廂情緣》,跟人說話都沒有話題可以聊。
姜陵隨機挑選了一家書店走了進去。剛進去她就看見了一個二十歲左右的書生先指向海潮刊,然后又指著上弦刊向書店掌柜問道:“小生囊中羞澀,兩刊之間只能擇一而買,還望掌柜推薦一番。”
書店掌柜也是個厚道人,他詳細地問道:“不知先生平素是看海潮刊還是上弦刊?可有正在追讀的文?又或者只看某位先生的文?”
書生搖了搖頭道:“有時看海潮刊,有時看上弦刊,有時兩個都不看,并沒有特殊偏好,也沒有正在追讀的。”
書店掌柜捻了捻胡子,心中有數了:“那我更推薦您買海潮刊,我們與觀海社有約定,一人一份,而且海潮刊賣得更快,先生要是過兩天再來,很有可能就買不到海潮刊了。而且海潮刊的最新力作《農家子青云路》備受好評,是開天辟地之作。有不少富貴人家都會讓人再買一份,專門剪下來打算做成合集。”
“開天辟地?那我倒要看看能被稱之為開天辟地的是什么樣子的小說。勞煩掌柜為我拿一份海潮刊。”書生被勾起了好奇心,決定聽掌柜的建議,買一份海潮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金霍洛旗|
吉木萨尔县|
河南省|
保山市|
连江县|
沾化县|
壤塘县|
刚察县|
苏尼特左旗|
洞口县|
富民县|
商洛市|
札达县|
福泉市|
阿拉善盟|
洪湖市|
内乡县|
长泰县|
南通市|
读书|
顺义区|
榆中县|
麻城市|
盐山县|
金秀|
桃源县|
台州市|
东乌|
揭西县|
沅江市|
五大连池市|
罗源县|
台北县|
华容县|
巴里|
嵊州市|
闵行区|
海口市|
兴海县|
大厂|
香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