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據(jù)理力爭流言四起-《文豪宿命》
第(1/3)頁
楊斌正是猶豫的時候,見方遠和王澤有不同的意見就打算聽聽不同的聲音:“伯遼、潤雨,你們有什么看法,說來聽聽。”
方遠和王澤一番眼神官司過后,最后由方遠先開口:“主編,我相信您和濟川兄的眼光,但是我們喜歡的未必是讀者喜歡的,一切還需要經(jīng)過市場的考驗。”
方遠沒有說什么新人的文不夠好之類的低級話術,能入主編的眼,他跟主編唱反調(diào)還哪里能夠達成目的。他直接從市場入手。
一篇文能不能紅,能不能賣得好,又能不能叫好又叫座是有些玄學成分在里面的,他們編輯并不能左右。
就比如方遠手下的作者寫得一篇小說,他和主編都覺得好,但就是不溫不火。反倒是同期并不看好的小說爆火了。
“伯遼兄說得有理。一名新人如果空降頭版已經(jīng)足夠惹人非議的了,壓得住場面還好,要是壓不住,讀者們會一人一口唾沫將我們淹沒。”王澤附和道。
“我們正處于和新月社競爭的關鍵期,我們不能冒險。況且這位新人作者想來是有潛力的,只要按部就班地發(fā)展,未來可期。非要拿新人作者賭博豈不是在害他?拿可見的前程去賭一半的機會一飛沖天,那已經(jīng)不是賭徒了,是賭鬼。我想那位新人作者也會愿意走一條更加坦蕩的康莊大道。”方遠說道。
方遠這話說得漂亮。不知道的還以為姜陵是他手底下的作者,編輯在為手下作者爭取權益呢。
“主編您再考慮一下,觀海社真的需要冒險嗎?只需要平穩(wěn)度過的話,一個讀者更熟悉的老作者或許會是更佳的選擇。”王澤就差明說選他手下的作者過渡了。
方遠和王澤一唱一和讓楊斌更加猶豫了。是啊,現(xiàn)在正值觀海社發(fā)展的重要節(jié)點,一個新人……
好在周舟也不是吃素的,見主編楊斌猶豫了,也立刻據(jù)理力爭道:“主編,您還不相信我的眼光嗎?我看人不行,但看文從來沒看走眼過。”
“這倒是。”楊斌有時候甚至懷疑周舟是名異人,他看中的書就沒有不火的,就是大火和小火的區(qū)別罷了。
“主編,你也看過文稿了,這是市面上從未出現(xiàn)的新題材。讀者們年年都喊著觀海社的故事沒新意,這不,新意已經(jīng)到了,主編您還在猶豫些什么呢?”周舟的話里充滿著誘導。
“觀海社能夠在當初老牌報社當中撕下一大塊肉,靠的就是獨具一格的眼光,和對新文的大膽啟用。如今觀海社已經(jīng)到了發(fā)展的岔道口,您已經(jīng)失去了拼搏的勇氣了嗎?”周舟又接著激將道。
“新題材也意味著未知。讀者吵著沒有新意又沒見他們少買報紙。要是讀者大量流失,濟川兄這責任你擔不起。”方遠輕輕地搖了搖頭,表示不贊同。
“我也覺得……”王澤開口想跟著附和。
“行了,文稿我拿走再看看。”楊斌一錘定音地說道。
首先,觀海社的讀者一定會因為徐適之的離開而流失一部分。
其次,觀海社手下作者的文他都過了一遍,確實還沒有能在徐適之有了扛起旗幟的,不出意外的話,十月份觀海社可能就連萬年老二的寶座都要保不住了。
最后,就是他手里這篇小說了,方遠和王澤話說得沒錯。周舟也是為了觀海社的發(fā)展,就是更加激進,楊斌從不懷疑他對觀海社的一片赤誠之心。
楊斌的眼前好像出現(xiàn)了一條岔路,向左還是向右,這是一個問題。
姜陵尚且不知因為她,觀海社編輯間已經(jīng)有了火氣,主編也正陷入兩難境地。
姜陵正在家中寫《農(nóng)家子青云路》的第二回。
上回寫到顧安想要讀書的想法如同深水炸彈,攪得顧家雞犬不寧。
最后還是顧家爺奶,以一己之力壓下了所有人的不滿,最終覺定分產(chǎn)不分家,以后各家只需要上交一半的收入,先供顧安去村里童生那里讀兩年,最后哪怕沒有讀書的天賦,能到鎮(zhèn)上當個賬房也是好的。
顧安讀書的錢走公賬,以后家里的孩子只要是長到了顧安的歲數(shù),都去讀兩年,錢同樣走公賬出。
顧家爺奶各自做著各房的思想工作,說人要看得長遠一點,家里有錢了不要揮霍,投資孩子讀書是條正道。而且柿餅的制作方法是顧安偶然發(fā)現(xiàn)的。不能因為孩子年齡小就忽視他的功勞。
顧家在顧家爺奶的努力下成功穩(wěn)住了,顧安也成功地踏上了讀書的道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芦溪县|
琼结县|
库伦旗|
玉龙|
辉南县|
社旗县|
江油市|
巴青县|
理塘县|
安西县|
铁力市|
固阳县|
金山区|
连城县|
安远县|
浮梁县|
石景山区|
容城县|
深水埗区|
靖边县|
陕西省|
景宁|
清原|
丰都县|
原阳县|
丰镇市|
宁安市|
宜君县|
尚志市|
高雄市|
阳西县|
河北省|
南昌市|
松潘县|
海城市|
北海市|
新营市|
济宁市|
行唐县|
北宁市|
天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