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國王的命運-《大不列顛之影》
第(1/3)頁
亞瑟自由自在的走在倫敦的大街上,因為今天他穿著便衣,所以終于可以慢下腳步看看與往日不一樣的風景。
根據皮爾爵士下達的最新任務指令,鑒于倫敦各地愈演愈烈的抗議示威及大規模集會活動,蘇格蘭場所有警區都選出了一部分經驗豐富的警員,并委派他們便衣進入各個集會場所進行秘密執勤。
這倒也不怪皮爾爵士反應大,因為像是‘要求議會改革和擴大選舉權’這樣的活動也不是第一次了。
而英國第一次爆發如此大規模的要求議會改革運動,正是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期間。
就像皮爾爵士在內務部文件中強調的那樣——每次法國革命都會在英國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激發了英國下層人民極大的政治熱情,它改變了很多英國百姓自光榮革命以來的固有觀念,讓他們意識到了原來政治不止是大人物的私人事務,黎民百姓同樣有資格參與。
首先對舊有觀念發起沖擊的是設菲爾德憲法知識會的重要成員理查德·普賴斯牧師。
他在一次紀念光榮革命101年的活動中發表了一篇名為《論愛我們的祖國》的布道,其中提到了一個對于后續改革運動至關重要的觀點——光榮革命的最重要遺產是人民有權選擇自己的政府,并可以隨時撤換它。
但這一觀點立刻激起了輝格黨文膽艾德蒙·柏克的激烈反駁,柏克發表出版了《法國革命感想錄》一書,并在里面提出了他的看法。
——光榮革命的原則不是變革,而是恪守傳統。傳統維護了社會的存在,因此是社會的基石。法國大革命正是因為破壞了傳統,所以才將法國引向了崩潰,英國不能步法國的后塵,它必須維護傳統,保障國家的安全。
而在柏克占據上風時,托馬斯·潘恩出版了《人權》與柏克進行交鋒。
潘恩在書中強調,每一代人都有權力選擇自己喜歡的政治制度,其先輩無權決定。選擇政治制度是英國人生而有之的天賦人權,英國人為保衛這個權利應該戰斗到底。
但在現有制度下,勞動者被剝奪了這個權利,因此造成了他們的普遍貧困。只有恢復他們的權利,才能將他們從貧窮當中解救出來。
潘恩的《人權》一經出版,在一年內便突破20萬冊的銷售量。
在這樣的社會氣氛下,一系列主張改革的民間組織被建立了起來,類似‘設菲爾德憲法知識會’和‘倫敦通訊會’這樣規模達萬人的團體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這一切都使得英國政府感到極為驚懼,他們認為這些組織的出現是革命的前兆。
于是本著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的準則,英國當局迅速逮捕了倫敦通訊會和設菲爾德憲法知識會的重要成員,并以叛國罪的名義對他們進行起訴。
倫敦通訊會主席馬格羅特和杰拉爾德最終被判流放十四年,但其他大部分成員則被陪審團以證據不足宣判無罪釋放。
而隨著法國大革命的失敗,議會改革運動也隨之陷入低谷期。
但是從前記憶依然存在于議員們的腦海里,這也由不得皮爾爵士不謹慎應對。
畢竟經過這幾十年的驗證,托利黨已經證明了,單純地運用暴力手段只會把事情變得更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州市|
景洪市|
鄂托克旗|
富裕县|
安塞县|
合肥市|
花莲市|
衡东县|
金平|
民县|
威信县|
仲巴县|
台湾省|
定结县|
蛟河市|
淮北市|
谷城县|
扎囊县|
镇康县|
囊谦县|
盐山县|
乌拉特后旗|
横山县|
出国|
邳州市|
界首市|
福贡县|
稻城县|
余庆县|
黔西县|
察雅县|
建水县|
海南省|
云浮市|
梁山县|
尚志市|
孝义市|
甘德县|
共和县|
富顺县|
安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