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之后兩天,寧言一直跟藺云東奔西走。 收獲很大。 同時,他也更了解了藺云幾分。 村莊這些獵戶,藺云“偶爾路過”會順便幫忙治療并不收取費用,只跟他們說見到一些藥材攢起來他來收購,到時候以藥資抵藥費。 藺云不覺得自己在做善事。 他認為是生意。 至于后邊的以后怎么做,他并不強求,不過—— 寧言打算做下去。 畢竟山上情形如何,獵戶最清楚,有些藥材讓他們采摘也是順手的事,大家互惠互利雙贏,何樂而不為? 一圈村落逛下來,他受益良多。 就是苦了姜昂。 今天好不容易考完試,他大早上就過來,結果愣是沒見到人。 好歹是海運使,結果愣是在藥廬門口等,等不住了才離開,到下午解決完事又回來等。 直至傍晚。 藺云、寧言才背著藥簍回來。 姜昂嘴角抽搐。 “你們總算回來了,” “姜大人……” “別!您二位可別寒磣我,這回我是來請教的。” 姜昂連連抱拳。 藺云迎他入內—— 人等了一天,總不好不讓進。 到屋內,姜昂連忙喝了幾口水。 “你們去采藥了?” “去看幾個病人,順便采買了一些。” 藺云提著藥簍,“我還得煉丹,你們聊。” “多謝道長。” 姜昂感激地看向對方。 而后。 他坐下來,從腰帶掏出一個錦囊,從里邊小心取出一張紙條。 “寧言,首先我要問個問題。” “請說。” “你的文考題目都是自己想的吧?不是來自其他人,沒關系,有也不影響成績,只是說我不會再跟你聊后續。” 姜昂解釋。 寧言略一思考,就明白對方來意,而后輕輕點頭:“對。” “感謝。” 姜昂拱手道謝,接著把紙條打開。 果然是寧言最后一道題。 他說道:“鄉試一般有十題,今年大門鎮有十一道題,就是因為有一道是我出的,作為考官是有這樣特權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