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仔細研究了你設計的uwb芯片,有一定的價值,足夠支撐起一家中小型半導體公司。 如果從設計到制造都自己來的話,那上億營收規模的半導體企業都沒問題。 但是從市場層面來說,這個細分領域還是太小了。” 在isscc大會召開前夕,周新終于開始經常往實驗室跑了。 以至于胡正明手下的其他博士都很詫異,周新對他們來說屬于只聽說過有這個人,從來沒有見過。 像這種大佬,大家還是想混個眼熟的。 但是周新來實驗室,絕大多數時候只是和他們簡單的打一個招呼,然后跑到胡正明的辦公室去和他單獨聊一些關鍵性問題。 胡正明在仔細研究周新的uwb芯片專利后,和周新談到:“不可否認,分集式天線開發的ultra-mimo架構比傳統線纜的方法更有意義。 而且提供更大的范圍以及更高的鏈接可靠性。” 胡正明停頓喝水的片刻,周新補充道:“而且有更強的射頻穿透性。” 胡正明繼續說道:“但問題在于,成本也高啊。 家用視頻ip網絡用uwb芯片的話成本會比傳統線纜模式高不少。” 即便在高干擾信號下,也能實現無錯誤傳輸信息。 唯一的問題是現在的應用場景還太少了。 802.11無線標準在1997年發布,但是較慢的速度和昂貴的硬件一直成為其普及化的最大阻礙。 后來普及的802.11b標準都還沒有研發出來。 802.11標準也就是wifi的原始標準,傳輸速率只有2mbit/s,到了802.11b之后,速率提高到了11mbit/s。 等到后面的5ghz頻段,傳輸速率會進一步大幅度提高,也就是54mbit/s。 等到移動互聯網時代,uwb芯片被大量應用在消費電子領域,比如iphone的找回功能,就是基于uwb技術實現的厘米級定位。 “另外還有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那就是uwb芯片屬于軍用芯片,沒有fcc批準,是無法應用在民用領域。” fcc:聯邦通訊委員會。 和傳統uwb技術相比,周新設計的uwb雙芯片組技術,增加了傳輸距離、傳輸速率和射頻穿透性。 也就是說基于uwb雙芯片組構建的家用wifi系統,能夠實現100mbps以上的數據流傳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