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周新到伯克利之后,相當于從燕大的本科轉(zhuǎn)到伯克利繼續(xù)念本科。 只是之前念大二,現(xiàn)在直接變大四。 他需要做的不是上課,而是考試。 之前在燕大上過的可以直接換算成學分,對于沒有上過的基礎(chǔ)課,需要補上。 除了考試之外,他需要把之前發(fā)給胡正明的郵件,按照論文的格式進行修改,修改后胡正明會指導他發(fā)在集成電路領(lǐng)域的期刊上。 實際上胡正明給他安排的時間是非常滿的。 雖然只是本科階段的基礎(chǔ)課程,但是難度絕對不小。 將郵件改成論文,格式的規(guī)范要求,對沒有接觸過專業(yè)學術(shù)訓練的人來說,同樣是一項艱巨的工作。 因為你寫郵件,可以默認一些事情是對方知道的,但是在論文里需要有規(guī)范引用。 只是這些對周新來說簡直就是小意思。 “史蒂芬律師,麻煩你了,這件事需要盡快。” “如果盡快的話,你這邊可以選擇700美元的加急檔。 這一檔的話一般時間在一年左右。” “也就是說最快也需要一年時間?” “是的,最快需要一年時間。因為阿美利肯的專利審查有很多環(huán)節(jié)。 從申請檢索再到檢查。” “那有沒有更快的方式?”周新無法接受如此長時間的專利申請時間。 一年實在太久了。 “如果你愿意額外追加三千美元的話,我們最快能夠把這個時間壓縮到六個月。” 周新對于律師收費的昂貴有了新的認識。 相當于如果把這些加急費用加上的話,一共要花大概五千美元。 基本上把他從新東方那賺的rmb消耗一空。98年的時候美元和rmb之間的匯率在8.2左右。 從一些倒騰外匯的人手里換,這個價格會更貴。 十萬rmb,一萬美元不到。 “關(guān)于這個能寫進合同里嗎?” “抱歉,不能,這個無法在合同里體現(xiàn)。”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