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在警局打副本正文卷第二百一十四章他跑,她追“王洪斌殺人了,一個半月前,他突然給我打電話,說他把周海峰殺了,讓我去買一把剁骨刀回來,我當時害怕極了,但還是去幫他買來刀。” “周海峰是誰?” 受害人的名字終于知道了,只不過在前期的偵察中,從來沒有聽到過這個名字。 “周海峰是王洪斌的朋友,也喜歡打牌,我們一起打過幾回牌。” “他為什么要殺周海峰?” “哎~” 戴巧玲嘆了一口氣,神情落寞,非常憔悴:“就是他把我和王洪斌的感情告訴的我老公,沒結婚前,父母不準我早戀,結婚后,老公也不準我談戀愛。” 她的一番話,徹底將李想和毛濟震在當場,都不知道接下來該問什么了。 “你和你老公不是談戀愛認識的嗎?” “不是啊,和他相親認識的,他一點也不懂浪漫,要不是看他老實,能賺錢養我,我才不會嫁給這么一個無趣的人。” “既然你老公無趣,那伱可以離婚啊,然后和有趣的王洪斌結婚啊!” “不行,王洪斌只適合談戀愛,不適合結婚,他沒有固定工作,和他結婚我和孩子去西北喝風啊?” “……” 李想一時間真不知道該說什么了,他實在不想聽這女的嗶嗶了,只好轉移話題:“王洪斌逃去哪了?他后來有沒有聯系你?” “他說他先去朋友那避避風頭,我也不知道他去找的誰,他不會告訴我他的地址的。” “你買完刀回來,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我買完刀去了他房間,就看到周海峰已經躺在地上了,腦袋上都是血,我當時嚇傻了,一動沒動,他從我手里搶過刀后,就跑去了衛生間,他喊我幫忙來著,但我太害怕了,站在那沒動,他就讓我去找個大袋子,我那時候只想逃離這里,他讓我去找袋子,我就趕緊跑了,下了樓,我剛好看到李嬸從桃園回來,三輪車里剛好有用完的化肥袋子,我就問她要了一個。” “后來呢?” “后來,我把袋子給了他,他把人分尸后就去拋尸了,他想讓我和他一起去,我沒敢,他就讓我幫他把衛生間洗了,滿地的血,我洗了四個小時。” 因為戴巧玲也在一定程度上參與了作案,李想立即對她下了拘留。 案件至此取得了重大突破。 會議室,李想立即安排接下來的部署。 隊伍繼續分成兩組,一組立即對王洪斌下追捕令,網上追逃,同時調查他的社會關系,判斷他可能逃跑的方向。 另一組,則展開對周海峰的調查,從而證實戴巧玲的證詞有沒有說謊。 死者到底是不是周海峰。 經過公安戶籍系統的調查,周海峰的身份很快就得到了確認。 讓李想意外的是,十五年前,周海峰和王洪斌曾在昆明一起勞改,他也是因為盜竊進去的。 周海峰出獄后,父母都已經不在了,沒有一技之長的他,只能在社會上晃蕩,一輩子沒有結婚。 在戶籍所在地派出所的配合下,李想他們來到了周海峰的家,家里房門緊鎖,在申請了搜查令后,便將房門破開,進去搜查起來。 屋子里面各種臟亂差,單身漢,怎么舒服怎么來,家里的破洞襪子隨處可見,甚至還有吃完的鍋碗扔在水池里沒有洗,已經發霉發黑發酸。 “確實有段時間沒有回來了。” 技術民警立即開始了干活,從周海峰生活的地方,找一些他的毛發或者碎皮屑等可以用來比對生物信息的生物檢材。 他們坐牢的時候,dna技術還沒有全面普及,犯罪嫌疑人的生物信息并沒有建立數據庫,所以對于尸源的尋找才這么被動。 現在的所有犯罪嫌疑人都建立了dna數據庫,再有類似的情況,只要比對dna數據庫,就能快速鎖定被害者。 科技改變破案手段。 從現場的勘察情況來看,周海峰的離開非常突然,事后通過電信公司的通話記錄查詢,也證實了周海峰最后一個電話,就是王洪斌打來的。 線索一點一點地匯集,這樁案子的脈絡也被李想他們給理清了。 只等周海峰的dna比對成功,案子便破了,接下來的重點工作,就是將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 負責抓捕王洪斌的,是蘇佳宜親自帶隊,她花了一周時間,也沒查到什么蛛絲馬跡,其實她心里也憋了一肚子的火。 現在犯罪嫌疑人的信息已經拍在她桌子上了,要是還找不回來人,那她蘇佳宜,還真丟不起這個人。 先是發了通緝令,隨后便開始分析王洪斌的手機號,銀行卡和他的社會關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