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早期和中期尸體上主要是蠅類,鞘翅目多發生在中期和后期。若在尸體上發現了蠅類的空蛹殼,或者郭公甲科、皮蠹科等鞘翅目昆蟲,說明尸體歷時已久。 好在他們這具尸體屬于早期和中期的紅頭蠅。 尸體腐敗分為幾個階段: 新鮮期:一般持續1-3天,隨氣溫降低而延長,外觀無明顯變化,蠅類在本期出現并產卵,夏天位于室外的尸體,數小時內其上即有成蟲產卵。 腫脹期:連續數天至數十天不等,尸體腫脹,腐敗氣味濃郁,蠅卵孵化出幼蟲,此時仍會吸引大量成蠅,螞蟻和甲蟲聚集到尸體上。 腐爛期:連續數天至數十天不等,高度腐爛,組織液化,氣味強烈,大量蛆蟲取食造成許多空洞,骨骼外露。蛆蟲堆積翻滾,占據了大部分尸體,前來產卵的成蠅數目減少,可出現蛹以及羽化后蛹殼。 而這具女尸目前所處的狀態,已經處于腐爛期了。 最后則是干化期:僅存毛發和骨骼,多數昆蟲離去,只存留一些螞蟻和甲蟲。 李想和張永亮兩人一邊對照書本,一邊在尸體身上工作著,一時間,居然進入了學習的氛圍,不自覺的忽略了尸體身上難聞的氣味,畫面一時有些唯美。 讓人不忍直視。 「若已知在現場條件下紅頭麗蠅幼蟲發育到成蟲階段需要20天,而采集到的蠅蛆10天后羽化為成蟲,這樣我們便知道當時找到的蠅蛆其年齡為10天,再結合卵期長短數據,我們便可推知成蟲產卵是在什么時候,也就是死亡可能發生的時間。」 兩人對照書本,一步一步非常嚴謹細致的操作著。 「不錯,如果是冬天,僅僅推知蠅類產卵時間是不夠的,還得知道從死亡到蠅類找到尸體所經歷的時間。但是在夏天的室外,一般蠅類能很快地嗅出死亡的味道,到達尸體,這個過程不到一小時,可以忽略不計。」 認真工作的兩人,一點也看不出來他們一個是一竅不通的法醫助理,一個是十竅通了九竅的實習法醫。 不知道的人,還真以為他們倆是法醫。 完成了所有昆蟲種類的采樣后,李想他們便開始清理尸體上的昆蟲,他們要開始尸體的身高,年齡及死亡原因等方面的檢查。 身高好說,只要簡單的測量一下就可以了。 年齡的檢查雖然復雜,還是有很多種辦法可以檢測,這個也難不倒兩個在解剖室奮發圖強的學霸。 此時他們準備利用恥骨聯合面來判斷死者年齡。 首先,在死者身上,取下一塊恥骨。 他們要準確地識別這上面的形態特征,然后根據相應的公式,計算出死者的年齡,這種方法推斷出的結果非常的精準,誤差只在兩歲之間。 當然,就算是這個方法,他們也是在書上找到的鑒定方法,根據書本上的圖冊,來進行詳細比對。 恥骨聯合面的形態特征參考點共有9處,分別是聯合面溝嵴、骨化結節、聯合面下端、腹側斜面、背側緣、腹側緣、斜面策源、聯合面形態和聯合面骨質。 這些參考點所呈現的特征與人的年齡變化有著密切相關。 李想和 張永亮一邊在書本上的對照評分表給恥骨聯合面的形態特征進行評級打分,一邊將相應的等級分引入公式進項計算:y=+x1+x2+...x9。 y=推斷年齡,:常數,x:各參考點等級分。 最終磕磕盼盼,得出y=32.6。 最后輪到死亡原因的判斷......徹底抓瞎了。 李想他們看著千瘡百孔的皮膚,幾乎是一灘爛肉的尸體,他們可憐的知識儲備,根本就沒辦法調查她的死亡原因。 兩個禮拜后,李想和張永亮交出了一份他們自認為盡最大努力的尸檢報告。 死者女性,身高在160c,年齡32歲左右,死亡時間在14天。死亡原因:未知,只在尸體體內發現了一枚節育環。 隨后,李想便在系統里,提交了主線任務。 【叮,主線任務完成度75%,任務首次完成獎勵技能:法醫學,任務評級:c級,獎勵技能經驗+1000】 頓時,李想的大腦被一股巨量信息流傳入,其中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以及相關的刑事科學技術、司法鑒定技術,知識面之廣,遠超之前幾個副本。 雖然只是初級的知識水平,但是要讓李想自己學,沒個三五年,也學不完。 李想消化了好一陣子,才緩解了這次醍醐灌頂帶來的后遺癥,此時他閉上眼睛,將腦海里出現的知識慢慢梳理,與在副本里的那句腐尸相互驗證。 如果再來一次,這次他一定能做的更好。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