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在警局打副本正文卷第一百零四章誰是兇手?美容店老板? “你說你去梁溪找過了?就一點線索也沒有嗎?” 兩人一邊詢問,一邊記錄,盡量將問題問的仔細一點。 “沒有,剛開始我們還短信聯系呢,她說手機聽筒壞了,接不了電話,后來我說我身體不好,讓她回來看看我,結果短信也不回了,從那以后就再也沒有音信了,然后我就去梁溪找她,大大小小的美容店我都走遍了,也沒有消息,于是我又去報警,警察也幫我找過,也都沒有找到?!? 楚秀蘭對她女兒的情況,知之甚少,尤其是關于她男朋友,只知道他是美容店老板,是個二婚,其他就都不知道了,連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這也屬實有些離譜。 光憑這幾個線索,想要找到嫌疑人,并不是很容易。 于是兩人抽了楚秀蘭一點血,帶了回來。 兩人回到靜海后,便將生物檢材交給了技術科,用來確認死者身份。 雖然之前在失蹤人口數據庫里比對過,但那個比對是有誤差的,并不能作為證據使用,只能重新取材,使用str分析的方法最終確定受害者與家屬的母女關系。 在李想他們回來后,一中隊再次聚首,討論接下來的調查方向。 “羅陽派出所提供的486人名單里,有人在梁溪開美容院嗎?” 按照之前的判斷,兇手是在梁溪與受害者相遇,基于這個原則,他們也確實找到了受害者的身份,懸了十四年的案子向前推動了一大步。 此時只要根據從受害者家屬那得到的消息反推,就能知道兇手的相關信息。 “這486人,沒有一個在梁溪開美容院?!? 經過眾人的耐心比對,不僅那12名有前科的人,就連那余下的那四百多人,均沒有人在梁溪開美容院。 “怎么會沒有?” 案件受阻,曹剛率先提出疑問:“會不會是楚秀蘭搞錯了?聽你們說,她對受害者的情況,并不是很來了解,有沒有可能,受害者男朋友根本就不是開美容院的?” 也只有這個解釋,才能解釋為什么這四百多人里,沒有找到復合要求的。 “那不是開美容店,那是開什么店?” “這四百多人里,有開店的嗎?” “開店的是有,有茶樓,有足療店,也有按摩店的,總共有3個開店的,還別說,這羅陽水庫周邊的幾個村子,還都挺有經商頭腦的。” 眾人再次排查起了這四百多人的情況,早在十四年前,這四百多人就曾是警方重點排查對象,但苦于確認不了尸源,且沒有相關證據,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因此,關于這四百多人的情況,警方記載的資料還是非常齊全的。 “三個嗎?那這三個里有人離異嗎?” 楚秀蘭之前曾透露過一個線索,女兒他男朋友是一個離異的,他們也非常重視這個線索。 “足療店老板何金富離異,符合條件。” “那好,先從他這開始,秘密調查,暫時先不要驚動他,但是鑒于楚秀蘭提供的線索可能不對,另外兩個人都要查,尤其是查他們那段時間有沒有回到羅陽,以及是否有作案時間?!? “是。” 一中隊的眾人將線索再次梳理了一遍,明確了下一步調查方向,雖然案件過去了十四年,但如今破案的可能就在眼前,大家都鉚足了勁。 “何金富是在08年離的婚,我們可以先從外圍對他了解情況?!? 有了目標后,李想他們分成兩組,再次前往梁溪,從多個方面對何金富進行調查,先是找到他的前妻了解情況,詢問他們的離婚原因,以及開足療店時,何金富是否有曖昧對象的。 隨后又找到他相處了二十幾年的朋友,詢問他們是否認識一個叫柳頡的姑娘,并把照片拿給他們確認。 經過一中隊兩天的外圍調查,暫時排除了何金富的嫌疑。 于是李想他們,將目標放到下一個人,開按摩店的羅文暉身上。 此人今年49歲,已婚,有一個兒子,也已經畢業,雖然他并不符合離異的條件,但李想他們還是沒有放棄,再次展開對他的秘密調查。 為了不打草驚蛇,李想他們這次沒有先找羅文暉的妻子了解情況。 而是從外圍調查起羅文暉的按摩店,他這家按摩店開的年代有些長了,里面的按摩女郎換了一批又一批。 通過調查了解到,羅文斌常年在梁溪不回家,而她老婆則在羅陽老家照顧他父母,夫妻倆分居已經十幾年了。 甚至有員工主動透露:“我們老板有小三。” 毛濟并不奇怪,哪個老板沒有小三? 常年分居,還沒有小三,這個概率太高了。 “那他妻子為什么不過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