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只是石氏并沒一口答應。 畢竟京城誰不知錦繡坊是蘇氏族里產業(yè),既然是以錦繡坊的名義捐建義學,又怎能讓蘇云朵個人出資? 自從錦繡坊的收入越來越高,蘇氏族里有些人漸漸就生出了懶惰之心,作為蘇氏一族的宗婦,對此石氏很是憂心,一直與蘇誠浩在尋求改變這種狀況的機遇。 蘇云朵捐建義學的建議讓石氏看到了重塑蘇氏一族的族魂的契機。 石氏讓蘇云朵稍待些時日,讓她回去與蘇誠浩商議一番再做決定。 蘇誠浩聽了石氏轉告蘇云朵的意思,頓時眼前一亮,立馬從中看出這是蘇氏一族振興的契機,召集族中長者們進行了一番細致商議,一致決定捐建義學之事由蘇氏族里承擔。 蘇云朵既然有心要捐建義學,自然不會輕易放棄,又與蘇誠浩和族中長老們經過一番商議,終于定下了捐建義學的章程,義學由蘇云朵和蘇氏族里共同捐建,卻還是錦繡坊的名義。 也就是說蘇云朵本人隱身此后之后,只是作為出資一方。 當然這樣做并不能完全掩蓋蘇云朵是義學重要出資人的事實,畢竟錦繡坊如今是云裳和舒夢軒的御用織繡坊。 捐建了光學之后,蘇云朵索性與陸瑾康商議,由他們夫婦共同出資在京城捐建了數(shù)個義堂,安置孤寡老人和失怙的孤兒。 為了避免樹大招風,這些捐贈和捐建無論陸瑾康和蘇云朵,基本都隱在背后。 這絕對不是蘇云朵有什么圣母情緒,更不是個她銀多沒處花,只是希望能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回饋社會罷了,當然這些義學和義堂同時也接受社會各方的捐助。 為了讓更多有能力的人參與慈善,年前蘇云朵特地指示云裳和舒夢軒聯(lián)合舉辦了一場大型義賣,義賣所得全部捐贈給義堂,為義堂的老人和孩子們每人添加了一身全新的厚實冬衣,一床厚實的新棉花做的冬被,讓他們平安過冬。 蘇云朵做的這些雖說徹底的改變現(xiàn)狀,卻讓一些貧困的孩子得到進學的機會,也讓部分人老有所養(yǎng)幼有所依,也漸漸地讓京城越來越多有能力有愛心的人積極參與慈善事業(yè)。 為此圣上曾經向陸瑾康表示要大力表彰蘇云朵在慈善方面做出的貢獻,卻被陸瑾康一口拒絕,若是蘇云朵想借此出名,做這些事的時候,就不會堅持隱身了。 圣上無奈只得將原本打算給蘇云朵的那部分賞賜換成金銀,全部投入義學和義堂,圣上本是無意,卻被蘇云朵利用來進行了一番操作,更是將慈善事業(yè)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以往寒冷的冬季里總會能時不時在街頭見到冰僵的流浪者,自從圣上大手筆捐贈之后,京城施粥施藥的比往年多了足足三成。 因為有了這些義舉,去年那么寒冷的冬季街上的冰死骨不增反減。 對此蘇云朵私下曾經與陸瑾康感嘆過,若是東凌國各地都有這樣的慈善事業(yè),就能免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的慘事。 陸瑾康生來富貴,開始的時候對于蘇云朵做慈善多是旁觀的態(tài)度,直到真的發(fā)現(xiàn)這一個冬天街道上少了許多冰死骨,才真正意識到蘇云朵此舉之大義,對于蘇云朵熱心慈善不再只是聽之任之,漸漸地也開始主動參與,甚至還帶動其他人積極參與其中。 這不,今日禁軍將官中又有人向義堂捐了筆錢,讓陸瑾康很是欣喜。 “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若能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咱東凌國必定能徹底消除‘路有冰死骨’這樣慘事。”又有人新人參與慈善,蘇云朵自然也是十分欣喜。 對于應該如何讓慈善事業(yè)進入良性循環(huán),蘇云朵只提了個幾個建議,既然圣上已經認識到了慈善給東凌國帶來的改變和好處,自會安排能人根據(jù)這些提議進行規(guī)劃和安排。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