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升貴的加入令蘇云朵身上的擔子頓時輕了許多。 升貴給蘇云朵的感覺就像是前世那種最為出色的經理,只需總裁一句話,就能完全理解總裁的意愿,并能在第一時間將總裁的意思安排下去,讓蘇云朵很是有了一種在古代當霸道總裁的感覺。 這不,她只將御潔坊的住戶全部從御潔坊那個莊子里撤離的預案交給升貴,不幾日升貴就拿出了一個具體的方案,比之蘇云朵之前的預想更周全更完善,兩人的配合幾乎不存在磨合,幾次接觸下來,再次讓蘇云朵感嘆升貴的能耐。 因為升貴的能干,蘇云朵索性將御潔坊的事務托付給升貴。 當然蘇云朵也不是真的完全放權,有關御潔坊的人事、產品、原材料供應以及產品銷售等情況只要有所變更需得經過她的簽字同意。 有關于御潔坊的一切,蘇云朵都會十分關注,就算她的股份少了差不多一半,御潔坊依然是她關注的重點。 御潔坊的工作在升貴的運作下,按蘇云朵的發展規劃有條不紊地徐徐展開。 為了根據蘇云朵的意思更妥當地安置御潔坊遷出的住戶,升貴頂著嚴寒特地跑上了趟楊家集,在楊家集與贏莊來來回回地進行了一番實地考察,又特地召集楊家集莊子里的幾位莊頭和管事開了個會,征求大家有意見,終于在年前拿出了一個具體的方案。 “分兩處安置?比我想得周到。”蘇云朵細細看過升貴的方案,很快就抓住了重點,由衷贊嘆升貴這個方案的周到和妥帖。 她的見識到底還是有限,又總是想著不讓人骨肉分離,安排起來就很有些捉襟見肘之感,卻忘記了就算在前世,為了生活,家人分居兩地甚至一家人分居幾地的情況也是比比皆是。 雖說這個時代貧困人家出行基本靠腿,可是楊家集的莊子與贏莊之間并不算遠。 陸瑾康曾經告訴過蘇云朵,楊家集與贏州之間大約相距五、六十里。 如今再聽升貴的描述,仿佛一張地圖在蘇云朵腦子里展現。 贏莊雖屬贏州地界,卻近鄰楊家集,從楊家集鎮子上過去到贏莊大約五十里地,腳程快的漢子,也就兩個半時辰即可從楊家集走到贏莊。 分兩處安置,除了楊家集這邊需要另外找地安置,贏莊那邊卻可以直接入住,這樣不但大大節省了搬遷安置的費用,也大大方便了兩邊的管理,當然會有些家庭需要分兩處安置。 經過慎重考慮,蘇云朵覺得升貴的方案可行。 不過在決定方案之前,蘇云朵還是特地召了林莊頭、江海子和姜霄進鎮國公府細細商議了一番,最終在年前定下了所有莊戶的搬遷方案。 因為楊家集這邊還有些山地需要留人種植花卉、藥材和果樹,故而家事組一分為二,大部分農事組的成員隨姜霄搬遷至贏莊,少部分則繼續留在楊家集。 這部分留在楊家集的人,全部是家人有人在御潔坊做工,符合蘇云朵盡量不拆散家庭的原則。 當然少部分家庭因為需要,自然不得不分成兩處,這是無法避免的事。 考慮到兩地交通問題,蘇云朵特地叮囑升貴再多置辦一些牛車、驢車、騍車和馬車。 之前楊家集莊子里六至十二歲的孩子,無論男女都被蘇云朵要求進學堂讀書識字,如今住戶搬遷莊子內的學堂自然也面臨著搬遷。 住戶分兩地安置,在搬遷方案中,卻只在楊家集設了一處學堂,贏莊的孩子們就需要離開父母集體到楊家集學堂住宿。 楊家集莊子里的學堂,蘇云朵早早就有了方案,在升貴成為她的手下之前,就在楊家集鎮子上買下了一座帶著大花園的七間五進的大房子改造成一座集住宿、學習、娛樂的新學堂。 這個新學堂除了先生,有專職的保育員負責孩子們的衣食住行,另外還配備了護衛專門負責學堂孩子們的安全。 蘇云朵借鑒前世的寄宿學校,結合這里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不僅僅只是針對在學堂讀書識字的孩子們,還針對先生和保育員、護衛,確保學堂內孩子們的安全和正常的衣食住行,讓家長們能夠安心從事生產。 這個學堂目前只收蘇云朵自己名下產業孩子們,不僅僅包括楊家集和贏莊的孩子,還包括樂游山莊和松花蛋作坊、槐莊和荷園的所有適齡孩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