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剛回府就被陸達的貼身侍衛擋住帶去陸達的書房,父子倆一言不和自是大吵一架。 陸瑾康哪里還肯留在府里吃什么團圓飯,從陸達的書房沖出來,騎上馬就奔東明坊來了。 陸瑾康這一甩手離了府,陸達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指著陸瑾康的背影直罵陸瑾康忤逆不孝。 正和堂里的安氏得知消息自是氣怒難當,陸達這些年人在邊城府里為了不讓他操心,向來是報喜不報憂的,自然沒與陸達提及陸瑾康與齊思思退親的緣由,因此就讓小徐氏鉆了空子。 而陸達不問三七二十一,就對陸瑾康發火,更怒罵陸瑾康忤逆不孝,實在令安氏又氣又怒。 陸瑾康是她一手帶大的孫兒,若陸瑾康雖個忤逆不孝之人,豈不等于安氏教導無方?! 此事起因在小徐氏身上,安氏哪里會放過小徐氏,于是將躲著暗笑的小徐氏拎進正和堂好一番發作,卻沒想到一向對小徐氏不假言辭的陸達這次卻意外地維護起小徐氏來,并質問安氏為何要給陸瑾康與齊思思退親? 一來二去的,話就說得有些過了,偏鎮國公這幾日并不在京城,帶著侍衛去外地探望老朋友去了,安氏獨立無援,于是一早就過來東明坊找陸老太太哭訴。 陸瑾康與齊思思退親的時候,陸達并不在京城,小徐氏雖是陸瑾康的母親,卻只是個繼母,故而退親的事自然由安氏一手承辦。 陸瑾康與齊思思的這門親是陸瑾康的親娘在生前早早替陸瑾康定下的,偏偏安氏與陸瑾康的生母關系一向并不太和睦,陸達質問的時候就帶出了一些市井的傳聞,生生將安氏氣得心肝俱裂。 事實上陸瑾康與齊思思退親之事,陸老太太也算是當事人之一。 當初安氏前往平安侯府商議親事的時候,是請了陸老太太還有丞相夫人陪著一起去的。 當日平安侯府和齊思思是什么個態度,所說的都是想什么話,陸老太太全都看在眼里聽在耳邊,又豈會讓鎮國公夫人獨自承擔退親的職責,于是才會隨著安氏前往鎮國公府,目的就是向陸達說明退親的因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