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吳三桂、尚可喜、耿繼茂、遏必隆......圖海?怎么還有圖海?王大頭,你數仔細了嗎?” 乾清宮南書房內,康熙皇帝放下手里的折子,看著剛剛被他召入宮中的王忠孝,一臉的難以置信。 康熙把王忠孝叫進宮,是向他打聽從鰲拜家里抄出來的書信和文稿的情況的。 這些書信文稿上到底寫了點什么,王忠孝是來不及細看的,所以他能報告的就只有“大數據”了——一共有多少信?誰的信比較多? 而王忠孝上報的“給鰲拜寫信大賽”的前五名,分別是吳三桂、尚可喜、耿繼茂、遏必隆和圖海! 前四名還好說,畢竟吳三桂、尚可喜、耿繼茂這三人都是鎮守一方的藩王,和鰲拜有許多公務上的往來,自然少不了上稟帖,另外還有什么炭敬、冰敬、年敬、節敬、喜敬等等,還有一大堆的保舉信。而排第四的遏必隆雖然不是藩王,但卻是個老滑頭、墻頭草,看到鰲拜勢大就去拍馬屁也是正常的。 可是圖海居然排第五......這個濃眉大眼,一身正氣的圖海,居然給鰲拜寫了那么多的信,實在有點出乎康熙的預料了。 “回稟皇上,”王忠孝回答道,“從鰲拜那里抄出的書信文稿實在太多,這才一天時間,奴才根本整理不過來。奴才報給皇上的,只是從鰲拜的書房中抄出來的書信文稿的情況。” 他這個話當然是留了“活口“的——鰲拜又不會在書信文稿上注明存放的地點,誰知道是從哪兒抄出來的?還不是他想怎么說就怎么說? “皇上,能夠被鰲拜收在書房里面的信一定是鰲拜本人覺得比較要緊的。”和王忠孝一起過來的福全這個時候也在順手在圖海背后輕輕扎了一刀。他倒不是存心和圖海為難,就是隨口一說。 “皇上,”內弘文院學士明珠趕忙借著這機會,不陰不陽地補充道,“圖海素有忠誠恭謹之名,天資又極為聰明,也很會做人,朝中的官員和他的關系都很好,鰲拜也很看重他,愿意和他親近,不過奴才以為圖海應該不會參與鰲拜的造反密謀。” 高!實在是高啊! 聽了明珠的一番話,王忠孝已經在心里面給自己的這位老師叫好了。 明珠的話看似沒有什么殺傷力,而且還有幫圖海說話的意思。但實際上卻拿住了圖海的要害,而且恰到好處。 圖海忠誠恭謹又聰明,還會做人、會做官,可以贏得鰲拜看重,但又不參與鰲拜的密謀,這說明什么?說明圖海就是個會拍馬屁的官場老滑頭! 康熙少年英主,要用的是干勁十足的官員,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官場老油條。 如果明珠要給圖海扣一個“鰲拜死黨”的帽子,那就得有實錘的證據。這是比較難搞的,圖海又不傻,怎么可能在白紙黑字上和鰲拜討論挾天子、令八旗的事兒?他給鰲拜寫那么多東西,除了請示、匯報,估計就是拍馬屁。鰲拜大權在握的時候,誰不拍他馬屁?拍馬屁要是充軍、殺頭,那大清官場還不得給清空了? 所以明珠就先給圖海來了個官場老油條......這頂帽子可扣得瓷實! 因為這個圖海的確是挺滑頭的,要不然也不可能在鰲拜治下爬不到如今的地位啊! 既然圖海是個拍鰲拜馬屁的滑頭,那他的大學士就不能再干下去了......只要圖海下去了,明珠就能如愿以償地當上大學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