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紫禁城東面,距離東安門、東華門很近的東堂子胡同上,有一處富麗堂皇的宅子,光是一個門臉兒就抵得上明珠家里的過廳大小了,門臉上還掛著“一等公第”的牌匾。門口還有帶著素金頂子的護衛,栓馬樁一排一排的,全都磨得光溜溜的。其中的幾根栓馬壯上還栓著毛色鮮亮的高頭大馬,還有幾輛馬車靠在路邊,馬車周圍也有一圈按著腰刀的護衛,個個精神抖擻,似乎在和這處府邸門口的護衛別苗頭。 這座守門的護衛都有素金頂子的宅邸的主人,就是當今大清朝頭一號實權人物,瓜爾佳.鰲拜了! 鰲拜府上向來是門庭若市的,這位議政王大臣、領侍衛內大臣那真是把大清朝的事兒當成自己的家事兒在辦的。所以經常把底下的心腹黨羽叫自己家里開小會......軍國大事,往往就在鰲拜的府上敲定了,議政王大臣會議就是個過場,康熙小麻子只管宮中安坐就是了。 不過今兒到訪鰲拜的“一等公第”的確不是鰲拜的心腹,也不是什么實權人物,而是北京城內三大人質之一的吳應熊。 吳應熊是和吳國貴、劉玄初一塊兒等門來拜的,照例還給鰲拜送了一些云南的土特產——真正的土特產,不是什么金銀珠寶。鰲拜這個奸佞不怎么納賄,也不貪戀美色,就是喜歡攬權。 所以吳三桂往他這兒送錢沒用,就只能給他兇一個了。 可是吳三桂的寶貝兒子吳應熊卻是個怎么都兇不起來的主兒,看見鰲拜一副要生吃活人的模樣就已經慫了,坐在鰲府的二堂里頭,捧著個茶碗,額頭上全是汗珠子,說話也不大利索了:“太師......我阿瑪對大清還是忠心的,他現在這么搞......也,也是被逼無奈的。平西藩下人丁日眾,云、貴綠營的子弟也越來越多......當年他為了安撫闖、獻余黨所招攬的那些人也不能說不管就不管......您看,這可,這可怎么辦?” 看見吳應熊一副慫樣,鰲拜都替他急。就這樣一慫人,怎么就是吳三桂的長子了呢?是親生的嗎?看著也不像......不會是撿的吧? 將來吳三桂那老家伙下了十八層地獄,這個慫包吳應熊能當得了平西王府的家嗎? 想到這兒,鰲拜也沒心情聽吳應熊羅哩羅嗦了,直接一指吳應熊身邊昂首挺胸坐著的吳國貴,“吳都統,還是你替你哥說吧......平西王到底想怎么樣?” 吳國貴看著挺樂呵,聽見鰲拜發問,就笑著回答:“回太師的話,我父王的意思是現在光是云南,就有十萬精兵要養......這可都是上過沙場,見過世面的精銳,其中不乏跟著前明、闖賊、西賊都混過的老軍伍。這些人可不大知道忠君愛國,入伍當兵就圖一個好吃好喝,所以這個明年的兵費必須得漲一漲了!” 他的話說得不大中聽,鰲拜卻是不動聲色。因為這位鰲太師知道吳三桂底下都是什么人?唔,反正一沒好人,二沒忠臣,就是一伙反復無常的老牌反賊。現在之所以不造反,就是大清朝還供著他們。如果哪天朝廷不想養他們了,這伙人一定抄家伙和朝廷開戰。 而鰲拜現在并不想和吳三桂開戰......不開戰,八旗勁旅,天兵無敵的神話就不會破滅,大清天下就能安穩下去。 如果開戰,鹿死誰手,未嘗一定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