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東方朔與德什么社-《漢廚》
第(1/3)頁
楊川‘叫停’的五十二件事項有一個共同特點,那便是這些‘大工程’都與丞相府有關。
也就是說,這些所謂的‘國之大計’,差不多都有公孫弘的影子。
譬如,關于大河治理方面的錢款,零零總總算下來約莫有九百六十三萬錢,其中,用于大河下游治理的錢糧總數,就占到了七百五十八萬錢之多。
熟知漢帝國地理分布圖的楊川,都不用看地圖,腦海里便能準確判斷得出,這些錢糧撒下去,皆為齊魯之地。
不得不說,公孫弘此舉其實還是有些急功近利,故而,在楊川眼里,這種明顯的問題工程可以說是小兒科,估計劉徹對此也是心知肚明,至于說皇帝為何沒有表示反對,估計也是另有打算。
皇帝有皇帝的打算,楊川則有楊川的謀劃。
眼下的漢帝國在經濟民生問題上,已然顯露出不可遏制的頹然之勢,從后世歷史研究的眼光看來,也是大漢王朝由盛而衰的開始。
那怎么行。
要知道,在楊川這位大漢廚子的謀劃布局中,真正的大漢帝國這才剛剛開始呢……
……
“長寧侯,廷尉府那邊有消息了。”
次日一大早,張湯來了。
因為跟了楊川這位大漢新貴,故而,張湯的爵位和官階一步一步的往上升,如今已然成了太子少傅、大農丞,佐大農令掌錢谷財貨等財政收支,秩比千五百石,等若后世的農業部副職,再往上踏一步,便能進入漢帝國的權力核心,算得上是平步青云了。
不過,這貨就算是面對長寧侯楊川這位‘挑擔親戚’,也是冷著一張臉,兩道法令紋都快能夾住一根指頭了。
“什么消息?那些刺客供認了?”
楊川正在伏案疾書,在一張羊皮紙上圈圈畫畫,似乎在謀劃一件大事,頭都沒抬的問道。
張湯向前一步,低聲道:“兩次刺殺案的兇手交代,都指向了丞相公孫弘,并且。”
他從袖中摸出一頁紙片塞過來。
楊川順手接過紙片,只瞥了一眼便笑了:“果然還是廷尉府的地牢管用,這種機密之事都能嚴刑拷打出來。”
張湯沒接楊川的話茬,而是自顧自的說道:“上一次刺殺案,乃芒碭山一帶的盜匪所為,據其頭目交代,那些人收了丞相府的一個承諾,替人辦事,這才有了宮門行刺案;
而這一次刺殺,則是泰山一帶的江湖人物,似乎與一些江湖門派有瓜葛,同樣收了丞相府的一個承諾。”
楊川笑問:“公孫弘給那些人什么承諾?”
張湯冷聲道:“一旦成事,皇帝封禪。”
楊川呆了一呆,使勁搓幾下臉頰,罵道:“果然還是要當丞相,這特娘的連皇帝封禪之事都能運作,簡直了!”
他心里明白,這些所謂的江湖門派,在很大程度上其實與官家一個求樣兒,都是想著要名利雙收的主兒,至于劫富濟貧、行俠仗義之類的口號,喊上幾嗓子,做做樣子也就罷了。
“治世佛渡人,亂世道士行。”
“如今看來,就連道士也特娘的不過是聚斂錢財,不僅占了天下名山好水,擁有大量的良田土地,哄騙方圓百姓人就算了,現在都謀算到皇帝和朝廷的頭上,想要趁著封禪的機會,讓自己成為天下武道正宗。”
楊川的臉色漸漸陰冷下來,捏著一根狼毫小筆,在羊皮紙上圈畫起來,口中繼續說道:“張湯,你也是練武之人,對這種江湖人物的作為有何看法?”
張湯很認真的說道:“在以前,我認為這世上的江湖人物和所謂的江湖游俠兒還不錯,雖然也有以武犯禁的麻煩,但總體而言,能讓百姓人有機會修習騎射武藝,朝廷兵源的質量也會有一定的保證。
然而,這一兩年來,我的想法略有變化。
那些江湖游俠兒在民間古今里,猶如大俠神仙,飛天遁地,殺富濟貧,行俠仗義,似乎成了百姓人的一種希望與念想。
但是。
我本人審理過不止二三百江湖人物,另外也見識了一些他們的所作所為,多多少少有些令人失望,那些人口口聲聲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實則沒有一定的錢糧利益,誰愿意為百姓人刀頭舔血?
說到底,不過是一群不事農桑稼穡的粗鄙武夫罷了。
從根本上講,所謂的江湖游俠兒,就是一群不愿自食其力、不服朝廷管教、不顧百姓死活的混混。”
張湯難得一見的長篇大論,刀削斧砍似的臉上,頗有幾分義憤填膺的神情,讓楊川忍不住伸出大拇指,點了一個純手工的贊:“他姨夫,真棒!”
張湯甚為不屑的瞪一眼楊川:“棒槌的棒?”
楊川哈哈大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泉市|
逊克县|
巫溪县|
香格里拉县|
喀喇沁旗|
桓仁|
泸定县|
郸城县|
大港区|
罗江县|
颍上县|
庆阳市|
铁力市|
丘北县|
瑞金市|
定边县|
平阳县|
富宁县|
黔南|
招远市|
新竹县|
建德市|
牟定县|
宁蒗|
麻阳|
宿松县|
鄂州市|
湘乡市|
北碚区|
葫芦岛市|
福建省|
定陶县|
小金县|
江永县|
隆回县|
松江区|
临江市|
大港区|
綦江县|
黑龙江省|
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