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軟飯硬吃?-《漢廚》
第(2/3)頁
對楊川來說,這種軟飯硬吃的感覺,其實也不錯。
可是,爽過之后怎么辦?
她的身份本來就很尷尬,劉徹口上不說,可誰知道他的心里如何作想?要知道,皇帝這種生物,在很多時候根本就不是人。
要么是神,要么是皇帝,要么是……
“長寧侯不必苦惱,老夫以為,此事利大于弊,”就在此時,門外進來一名身材魁梧的讀書人,卻是董仲舒。
老賊大踏步走過來,也不客氣,端起楊川喝過幾口的‘三炮臺’,噸噸噸幾下便喝干了;順帶著,還將里面的焦棗、桂圓和枸杞撈起來,塞入口中一通亂嚼直接吞下。
然后,他才呵呵笑道:“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依,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陳阿嬌皇后之位,本就是皇帝親封,又不曾失德,即便是皇帝再不喜,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下,并不能輕易廢黜,此為其一;現任皇后衛子夫,所依仗著不過三件事,一是大將軍衛青,二為嫡長子劉據,三為霍去病、曹襄還有你楊川等天縱奇才、驚才絕艷的后輩,此為其二。”
“故而,錯的并非兩位皇后,而是皇帝。”
“如今,陳阿嬌皇后大鬧長安城,衛子夫皇后假裝不知,皇帝落荒而逃,看似水火不容,其實不過是順水推舟、樂見其成罷了。”
聽著董仲舒高談闊論的樣子,楊川沒來由的就有些生氣:“董仲舒,本侯早就說過,不得我準允,你不準進入我楊氏后堂,此為其一。”
“其二,你一個儒家大讀書人,拿來說事的,卻是人家莊子的一句話,你說你羞也不羞?”
董仲舒哈哈大笑,道:“趨利避害,人之常情,人家莊子說的對,我董仲舒憑什么要詆毀人家?就算是儒家圣人與道門圣人之間,還不是有一段問道的美談?”
楊川一時氣結,竟是想不出什么反駁的話。
眼見得楊川吃癟,董仲舒忍不住再一次哈哈大笑,道:“長寧侯,老夫也是剛剛聽說長安城那邊出了大事,這才趕來與你見面;要不,你我二人合作一次?”
楊川想都沒想,直接兩個字:“不行。”
董仲舒目光閃動,似笑非笑的說道:“長寧侯,老夫剛才還說,趨利避害,人之常情,你連老夫想要如何與你合作都不聽?”
楊川躺平在馬扎子上:“不聽。”
董仲舒對楊川的冷淡渾不理會,只是自顧自的說道:“皇帝對于眼前這一攤子爛事,實際上是竊喜在心的,上一次漠南之戰,漢軍大敗,皇帝本就憋著一肚子火,加上滿朝文武竟有大半指責皇帝剛愎自用、窮兵黷武,你想想,皇帝能不窩火?”
“原本,老夫也曾反對過皇帝對匈奴用兵,覺得打仗就要勞民傷財,就會讓國庫倉廩空虛,讓百姓人深陷水深火熱……”
“實則是,老夫心中怯懦罷了。”
楊川有些好奇的問道:“你董仲舒不是挺剛的么?怎的,也有怯懦?”
董仲舒老臉一紅,笑道:“讀書人所謂的浩然之氣,看似端正方雅,挺拔不折,可是,面對一些真正的生死危機,誰能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
“老夫當初反對皇帝用兵,無非是對匈奴實力有些高估,擔心一仗打不好,便是下一場白登之圍,白白耗費國家錢糧也就罷了,還會自取其辱,讓匈奴人得寸進尺、索要無度。”
“此外,老夫所擔心者,便是一旦連年打仗,武將的權勢將會越來越大,最后,一旦失控,便會讓眼下這個漢帝國分崩離析、四分五裂……”
楊川很仔細的聽著董仲舒的‘掏心窩子話’,臉上露出一絲頗為玩味的笑意。
董仲舒這幾句話,應該是心里話……吧?
誰知道呢。
這讀書人的一張嘴,就很難讓楊川相信。
“你說了這么好半天,到底什么意思?”楊川突然問一句。
董仲舒輕咳一聲,淡然道:“老夫可幫你岳母重返長安城,與衛子夫同為大漢皇后。”
楊川愕然:“一個皇帝,兩個皇后?”
董仲舒點頭,正色道:“昔日帝堯有二女,一名娥皇,一名女英,同嫁給了大舜王,傳為天下之美談;今日我大漢皇帝文治武功,睿智神武,坐擁兩位皇后,有什么不妥之處?”
楊川笑罵:“娥皇女英同嫁大舜王是不假,可是,根據你們儒生們編寫的典籍所載,大舜的父母、兄弟姐妹們,其實并不認可娥皇女英,想盡一切辦法圖謀殺害;最后,大舜王去南方巡視,死在了那邊,娥皇女英整日以淚洗面,最后咳血,化為什么狗屁瀟湘紫竹。
這就說明,后面的故事很是悲慘吧?”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门市|
临洮县|
平阴县|
即墨市|
山丹县|
乳源|
延安市|
息烽县|
驻马店市|
天水市|
南投县|
淅川县|
彝良县|
方山县|
瑞昌市|
黑水县|
景谷|
河东区|
青浦区|
日照市|
桃源县|
新龙县|
长沙市|
嵊泗县|
泉州市|
渭源县|
商南县|
岚皋县|
射阳县|
都江堰市|
灯塔市|
泗阳县|
桓台县|
光山县|
贺州市|
麻城市|
耒阳市|
安顺市|
奇台县|
吐鲁番市|
留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