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楊川的葫蘆里賣的是火藥-《漢廚》
第(2/3)頁
張安世麾下的兩千騎兵動了。
他們分為四隊,在馬尾上掛上樹枝,在身后拖起滾滾煙塵,便如有三五萬大軍那般,向匈奴人的大營狂奔而來。
“我們上當了!”
“快撤,來的是漢軍主力!”
匈奴人大驚失色,翻身上馬,連那些漢人奴隸工匠都顧不得帶走,竟在十幾個呼吸間,便向西狂奔逃竄,絲毫都不沒有拖泥帶水。
張安世一馬當先,帶領著兩千騎兵‘掩殺’一炷香工夫,直到匈奴人早已遠遁,這才折返回來,好整以暇的將匈奴人留在原地的工匠、帳篷、糧秣、兵械等一股腦兒打包帶走,很快便不見了蹤影。
這一仗打的……真漂亮!
當浮一大白。
楊川作為旁觀者,也看得有些熱血上頭,忍不住倒滿一大杯酒,一飲而盡……
……
朔方郡藏了漢軍一支至少三萬人的精銳主力。
這一消息,很快就傳到伊稚斜的王庭大帳,讓一直都很自信的伊稚斜開始疑神疑鬼:“哪里來的三萬精銳?”
“是衛青麾下的北軍?還是朔方郡的郡兵?”
如果是衛青指揮的北軍精銳,那么,在漠北草原上跟他們纏斗的那幾萬人馬呢?可若說是朔方郡兵,卻又根本不像。
他們跟漢軍打了這么多年的仗,可以說對漢軍極為熟悉,包括所有出名的將軍、太守以及其麾下兵馬,幾乎可以說是了如指掌。
在原本的情報中,朔方郡的三萬老弱郡兵被衛青帶走了一萬五千人,剩下的分散在十縣之地,根本就不足為慮,說實話,伊稚斜和他帳下的萬戶王和將軍們,對那些郡兵根本就不屑一顧。
如今,仗都打到這個份上了。
朔方郡突然冒出來一支至少三萬人馬的精銳主力騎兵……
“軍師,你看此事?”伊稚斜看向那名黑袍人。
“疑兵之計罷了,”黑袍人嘿然一笑,道:“聽了傳信那人的話,某家便已斷定,是朔方郡太守故布疑兵之計而已,不足為慮。”
“可派人暗中跟隨那一支軍隊,清點他們沿路留下的行軍灶,若是每天都在增灶,定然是故弄玄虛;若是每日減灶,便須注意前方有埋伏。”
“漢人將軍沒什么想象力,抱著幾本早已過時的兵家之書,便以為能夠天下無敵,簡直就是頑冥不化、可笑至極也。”
聽了那黑袍人的‘軍情分析’,伊稚斜沉吟良久,傳令:“讓阿虎不拉派人尾隨,清點那一支軍隊的行軍灶,若是增灶,便說明是疑兵之計,盡管追上去滅殺之;
若是減灶,說明那是衛青藏下的一支主力精銳,不可輕舉妄動!”
……
就在匈奴人疑神疑鬼之際,庫布齊海子的一條小船上,楊川與張安世對面而坐,正在飲酒賞月。
盛夏時節的塞外,美不勝收。
尤其在兩千年前,沙漠還很少,戈壁的面積也不大,遍地都是水草豐茂的草場,那些在后世成為不毛之地的大漠,如今多數還是湖泊、海子,數以萬計的水鳥棲息在這里,平添一份安定與祥和。
月上中天,大若玉盤。
庫布齊海子的水面上波光粼粼,一眼望不到邊。
楊川端著一碗酒慢慢飲著,面前的小案幾上擺放著六只白瓷碟子,自然便是他最喜歡吃的醬鹵牛腱子、冷切羊腿、烤鹿腿等吃食。
朔方郡的幾萬畝野西瓜熟了,瓜瓤沙沙的,極甜,鮮紅欲滴,正是眼下最好的解暑之物。
張安世熟練的將一個西瓜切開,縱橫七八刀,便成了適合捏在手里的瓜牙。
“老師,吃瓜。”
張安世雙手捧上一牙野西瓜,有些惆悵的說道:“要不是匈奴人入侵,咱朔方郡的幾萬畝野西瓜運回長安城,可不就是一大堆錢糧。”
楊川將手中的酒碗放下,接過那一牙瓜,笑道:“壞事里頭,總有好的一面;好事連連的時候,便須提前準備應對突如其來的壞事,老莊之學,很值得玩味。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菏泽市|
格尔木市|
民勤县|
石景山区|
监利县|
桦甸市|
佳木斯市|
贺兰县|
张北县|
洛扎县|
宜城市|
崇信县|
五河县|
壤塘县|
金坛市|
曲水县|
山西省|
隆林|
巴里|
成安县|
会同县|
湘西|
仲巴县|
中超|
长丰县|
南阳市|
惠东县|
兴山县|
登封市|
松江区|
梁山县|
隆安县|
冀州市|
周宁县|
家居|
南开区|
霍州市|
保康县|
邹城市|
平塘县|
宜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