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這是釜底抽薪啊-《漢廚》
第(3/3)頁
嗯,很讓人佩服呢。
聽說了長安城的一攤子爛事,正忙著組織人手搶收夏糧麥子的楊川只是輕笑一聲,便不再理會;劉徹缺錢,但還不到砸鍋賣鐵的地步。
只能說,朝堂上那一幫老賊啊,誰都不是一盞省油的燈。
就拿博望侯張騫來說,這一次可算是大賺特賺,不僅給劉徹送了一個天大的人情,順帶著,還給他楊川還了一份人情。
可是。
有些人情,恐怕這一兩輩子都還不清楚吧?
兩次救命之恩,幾十車于闐玉籽料,一幅足以名傳青史的‘西域地形圖’,卻換來一趟九死一生的‘漠北之行’,楊川雖然嘴上不說,心里那一道坎兒卻始終過去不。
過不去就過不去。
大不了各走各的陽關道,哪里有空理睬別人的獨木橋?
“皇帝要拿走一半的夏糧用以賑災,你們說說,怎么辦?”
這一日,忙碌了一天的楊川回到太守府,緊急召見了曹襄、霍去病、司馬遷、東方朔等人,三言兩語便將事情的原委說清楚了。
“上林苑三十萬畝屯田的夏糧小麥大獲豐收,產量還行,約莫收獲麥子四十萬石,皇帝一句話拿走了二十萬石,剩下的,除過選育種子、給屯田軍戶分發(fā),所剩無幾了。”
“至于說朔方郡的夏糧,眼下還正在搶收,預估能收獲小麥一百五十萬石左右,我的意思是拿出五十萬石就行了。”
“朔方郡剛剛開始屯田墾荒,需要錢糧的地方實在太多,現(xiàn)如今二十幾萬人口,加上三萬郡兵、將近兩千羽林軍的后勤給養(yǎng),一百萬石糧食根本就不夠吃……”
楊川一臉疲憊,躺平在馬扎子上,沒好氣的罵道:“云中、雁門、定襄、九原、隴西幾個郡縣的太守都是吃屎貨啊?
嗎的,一場大旱,反而讓咱這底子最薄的朔方郡拿出錢糧,賑濟他們那幾處地方的災民,簡直豈有此理!”
曹襄、霍去病等人也是一籌莫展。
朔方郡剛剛有點起色,朝廷如此撥拉,無異于釜底抽薪;而最讓楊川惱火的,卻還是讓皇帝這么一攪局,他后續(xù)的幾步棋便沒法下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剛剛起步的朔方郡底子實在太薄,隨便動一動,便會傷筋動骨,讓楊川計劃好的幾個‘大工程’無法實施。
譬如,朔方城通往十縣的漢直道還修不修了?橫跨大河的鐵索大橋,還搞不搞了?沿著大河東西兩岸的快速通道,還弄不弄?
尤其是,堂邑父最近去了一趟漠北,又拐騙過來四十幾個匈奴人的小型部落,沒有足夠的糧食,如何安頓?
“這日子,沒法過來。”
楊川躺在馬扎子上呻吟著,口中不停的嘟囔著,也不知道是在罵誰,整個人看上去就十分的焦躁:“誰特娘的愛干就來干,老子干不下去了!”
終究不過發(fā)了一通脾氣,轉頭看向司馬遷、東方朔、張湯三人,唉聲嘆氣的說道:“沒法子,朝廷賑災是大局,咱不能拖了皇帝的后腿;
這樣好了,等到夏糧收割歸倉后,先拿出六十萬石小麥給朝廷……”
就在此時,張安世突然快步進門。
他左右看一眼,欲言又止。
楊川停下話語,問道:“安世,有事?”
張安世沒有立刻回話,而是環(huán)顧一圈,大踏步走到楊川身邊,湊在他耳邊輕聲說了幾句話。
“當真?”
楊川猛的坐直身子,臉色登時變得凝重而難看起來,目光幽幽的盯著張安世:“此事非同小可,一定要偵察清楚。”
張安世躬身施禮,道:“千真萬確!”
(本章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城市|
台湾省|
威信县|
怀化市|
九龙县|
鹿邑县|
郓城县|
栖霞市|
乌兰察布市|
明溪县|
林甸县|
米易县|
洮南市|
河源市|
花莲县|
濮阳县|
西乡县|
吴江市|
綦江县|
本溪|
漯河市|
苍溪县|
商水县|
台北县|
山东|
泉州市|
泾源县|
囊谦县|
西乌|
图木舒克市|
凤城市|
城口县|
泸定县|
蒲城县|
于田县|
西藏|
腾冲县|
天等县|
元谋县|
凤冈县|
依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