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九十二章 《論語新解》-《漢廚》


    第(1/3)頁

    三日后,董仲舒求見。

    一部《論語新解》,原本只有薄薄五十幾頁,經過董仲舒的一番‘校注’,硬生生給擴充到百二十五頁,讓楊川都覺得有些意外。

    “長寧侯,老夫不辱使命,這一部論語新解已然校注完畢?!?

    甫一見面,老賊便將手中那一部書遞過來,笑瞇瞇的說道:“這天下學問,往往都是掛一漏萬,還請長寧侯不吝賜教。”

    楊川接過那一部書,隨手翻閱幾頁,心下大致便有了一個清晰判斷:董仲舒這老賊,不為人子啊,好好的一本論語,經過這三日三夜的加工,竟然成了他抒發胸臆的借口,洋洋灑灑數千言,無論是敘事手法,還是論述之邏輯,無一不令人眼前一亮。

    但是。

    對于楊川來說,卻只能是眼前一黑。

    草。

    是一種植物啊……

    “董公不愧為咱大漢朝最大的讀書人,這一筆梅花小篆,就寫得十分漂亮、工整呢?!?

    楊川笑瞇瞇的將那一本書丟在案幾之上,活動活動筋骨,慵懶的說道:“文解論語,對你董公來說自然是舉手之勞、信手而為之,不足為奇;令人眼前一亮的,卻還是董公竟然能將本侯胡編亂造的半部掄語融入其中,偏生給人一種渾然天成之感,委實了不起呢?!?

    董仲舒捻須笑道:“主要是長寧侯的武解論語振聾發聵,令人過目不忘,說到底,你長寧侯才是我大漢最好的讀書人呢?!?

    二人相對而笑,看上去就十分的愜意而歡暢。

    唯有楊川心知肚明。

    這個董仲舒,看上去笑瞇瞇的,心里頭還不知將他楊川家的十八代祖宗刨出來多少次,估計都曾想過挫骨揚灰的念頭吧?

    不過,老賊也只能想想罷了。

    時也,勢也,就眼下來說,無論是皇帝劉徹,還是朝野上下的其他權貴、讀書人,對董仲舒這樣的大讀書人既惹不起,也不愿意去招惹,生怕落下一個‘弒殺國士’的壞名聲,可說到底,即便如楊川這般的關內侯、朔方郡太守,卻也不是任人捏拿的軟柿子,只要不是自己太過作死,董仲舒終究也不過是一介讀書人,并不能把他怎么樣。

    “長寧侯,老夫在校注這一部論語新解時,逐字逐句的拜讀過你的‘半部掄語’后,真正是心服口服?!?

    董仲舒繼續給楊川灌著雞湯,楊川卻不置可否。

    他親手倒了一碗清水遞過去,笑道:“董公,來,喝一口水,潤潤嗓子了再舔。”

    董仲舒也不生氣,用指頭點著楊川的額頭,笑罵一句:“也就你長寧侯敢如此寒磣我董仲舒,要是換上其他郡縣的長官如此無禮,老夫早就打出他的屎尿了?!?

    楊川哈哈大笑:“要不是你董公,本侯還懶得去罵他呢?!?

    二人又一次相對大笑起來。

    嗯,看上去就十分的……和諧。

    春秋戰國時,有一種傳統,那就是兩個人若在荒郊野外相遇,一般都要哈哈大笑幾聲,并要大老遠的稽首施禮,以示自己心無芥蒂沒有什么惡念;久而久之,漸漸形成一種風尚,哈哈大笑成了人與人之間的禮儀之一,其實并無什么實質性的內核。

    楊川瞅著慈眉善目的董仲舒,想想自己的人畜無害,咋就覺得有點不對味兒?

    差不多就是一條老狐貍,與一條小狐貍之間的相處。

    還挺刺激呢。

    終于,七八個呼吸后,二人的笑聲終于停歇下來。

    董仲舒拱手,正色道:“長寧侯,這一部論語新解由你我二人合作而成,什么時候可以刊行天下?”

    楊川捏起那書,隨手翻看著,笑道:“印一本書而已,董公莫要著急嘛?!?

    “咦,董公,你這一句注解就很是高妙啊?!?

    “哎呀,這兩句關于治國平天下的說法,也很是有嚼頭,比孔夫子的原話還要淺顯易懂、深入淺出。”

    “……”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霸州市| 遂昌县| 阿城市| 大邑县| 沂水县| 巨鹿县| 霍山县| 东阿县| 大埔县| 乌兰县| 隆化县| 贵德县| 景洪市| 阿坝县| 东莞市| 贵州省| 仙桃市| 耒阳市| 全南县| 苏尼特右旗| 公安县| 洞头县| 红桥区| 开江县| 江源县| 石楼县| 瓮安县| 宜黄县| 泗水县| 稷山县| 洱源县| 乐陵市| 纳雍县| 赤峰市| 林州市| 太白县| 武川县| 余姚市| 成都市| 廊坊市| 东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