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讀書人的‘遮羞布’-《漢廚》
第(1/3)頁
兩個時辰后,劉徹就回長安城了。
還真如他自己所說,就是過來看看二姐,吃吃瓜,順帶著打了點秋風蹭了一頓飯。
楊川卻心中沉重。
太學院里亂成一鍋粥,皇帝看似不在意,其實,話里話外都在明示暗示:‘趕緊的,朕要的是大一統。’
作為皇帝來說,皇命不出長安城、朝廷詔令出不了關中、六郡之地,的確是挺鬧心的一件事,如此看來,劉徹應該是有點著急了。
平陽公主、衛青一行卻住了下來。
平陽公主陪著南宮公主,老姐妹兩個似乎有說不完的體己話;衛青卻領著一眾將士去往那三十萬畝‘屯田’,顯然是來觀摩學習的。
對于這些瑣碎小事,楊川是顧不上了。
太學院的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一個弄不好就會釀成大禍,讓自己之前的一番苦心白費。
他將封地上的事情都交代下去,讓劉滿、織娘、娜仁托婭幾個小婦人打理,自己卻帶著張安世,直接住進了太學院。
有時候,很多看似繁復的事情,只需要一把菜刀。
“祭酒大人,請為我等做主啊,董仲舒老賊實在太過霸道,竟然不準我們講授春秋左傳!”
“董仲舒老賊不為人子也!”
“祭酒大人,那些儒家讀書人太過分了,他們斗不過董仲舒,卻都跑過來欺負我們這些清靜無為的道門中人了……”
“……”
剛一到太學院,不到半個時辰,先后就跑來五六波訴苦的,楊川都只是聽,沒怎么說話。
這些讀書人在壇經論道時,一個個口若懸河,可是在講述一件具體的事情時,往往顛三倒四搞不清主次,多以情緒化的、侮辱性的語言為主。
也是、沒誰了。
由此可見,大家的心態已經有點崩……
這是好事。
就怕你們不斗,不內耗,不相互攻伐,本廚子的一些手段自然也就沒了用場,所以,楊川很快做出一個決定:給這一鍋粥
漢帝國的讀書人很難纏,不僅學問好,門人弟子多,一個個的武力值還高得離譜,不讓他們斗到山窮水盡、精疲力盡,任憑你有多少手段,根本就無計可施。
于是,次日一大早,楊川故伎重演,將自己家的廚子抽調過來一部分,就在太學院尚未完工的工地上架起爐灶,開始吃涮羊肉。
關中的九月天氣,聽上去秋高氣爽、正是擼串、涮羊肉的好時節。
而實際上,兩千年前的關中之地,在九月前后時,正是一年之中最為悶熱的時候,加上空氣濕度大,差不多比三伏天還要難受。
楊川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為了盡快讓讀書人們上火、上頭,他還讓堂邑父送過來幾十斤枸杞,又讓曹襄在長安城里購置了一大批鎖陽、淫羊藿等‘大補之物’,都有些不惜代價了。
要知道,光是這一批‘名貴中藥材’,就花掉了足足五斤金子,想起來就肉疼……
“老師,這些分量夠不夠?”張安世負責后勤,他一下子便猜出楊川的意圖,“要不,再加一些發燥的礦石藥粉?”
楊川嘴角一抽抽,笑罵一句:“你個哈慫太壞了,這大熱天的吃羊肉,喝滋補湯,本來就容易上火,還敢加發燥的藥粉?”
那可不就成了世上臭名昭著的‘五石散’了?
張安世憨厚老實的笑道:“沒事,據學生所知,這些大讀書人,好些人都在嗑藥。”
楊川搖頭道:“那也不行,咱們只需要讓他們略感煩躁,心情略不好,脾氣略暴躁就行了;
張安世,伱須得記住,廚藝的較高層次不是快刀斬亂麻的解決問題,而是因勢利導、順水推舟,讓他們自己做出一個選擇。
至于這個選擇正確與否,才是體現你廚藝的地方。”
張安世沉思良久,略微有些疑惑的問道:“老師的意思是說,讓他們在煩躁的斗爭中,有些昏頭的選一條錯誤的道路?”
楊川搖頭:“不,不是讓他們昏頭的選一條錯誤的道路,而是讓那他們無比高高興興的、清清楚楚的選擇一條他們自認為世上最正確的道路。”
“安世,你要時刻記得,咱們是廚子,不是食客,更不是食材。”
“咱們需要做的,就是把鍋底的這一把火燒旺,讓食材、調料自己去戰斗、去妥協,形成自己的特色滋味兒。”
“這個過程中,廚子需要做的,就是掌控火候,不要讓他們燒焦了、燒糊了,還不能弄出一鍋夾生飯,你自己吃著都難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滨县|
扶绥县|
广平县|
建宁县|
交城县|
伊宁市|
申扎县|
遂川县|
定日县|
克什克腾旗|
大厂|
桦川县|
千阳县|
阳城县|
富平县|
抚宁县|
宝清县|
无为县|
南岸区|
乐至县|
吉木萨尔县|
马关县|
达日县|
额敏县|
永昌县|
开远市|
昂仁县|
泸定县|
浏阳市|
阜城县|
沁水县|
西乡县|
垫江县|
慈溪市|
公主岭市|
大同县|
贡山|
伊吾县|
鲁山县|
辽阳县|
洱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