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你們啊就剩下嘴硬了……-《漢廚》
第(2/3)頁
公孫弘微微一愣,笑道:“祭酒何意?。俊?
楊川嘆息道:“朝廷興修太學院,此乃我大漢舉國上下之大事,牽涉到皇家臉面、朝廷威儀,就算是耗費再多的錢糧也不為過;
然而,眼下皇帝一心想要踏平匈奴,十幾萬大軍枕戈待旦,就等著時機成熟,幾次大戰下來,將那些狼日哈的打死、打殘;
大軍糧秣可曾齊備?兵械可否鋒銳?戰馬足夠?”
楊川頓了頓,繼續說道:“所以,朝廷的錢糧,我是不打算伸手去討要,就算是伸手要了,估計也白要。
但是,太學院還得修。
不僅要修,還要修好,起碼不能讓天下人恥笑,說我大漢朝文治武功天下第一,修了一座太學院,卻像幾間茅草屋吧?
公孫丞相,若真是要湊合著修起來,是不是太寒磣了?”
公孫弘微微點頭,笑道:“皇帝剛開始封你為太學祭酒,老夫還頗為不滿,覺得讓一個十五歲的少年擔綱大任,恐怕多少有些不妥,如今看來,老夫真正是眼窩子淺了,哈哈哈。”
眾文臣、宿儒撫掌而笑,氣氛終于緩和下來了。
這就對了。
有些朝堂上的明爭暗斗,可不就是撕扯一陣,歇一陣,然后,口頭交流一番,若能談得攏,就繼續談。
這實在談不攏呢,其實也不要緊,撕扯一陣了繼續談。
事情還沒到你死我活的境地,不妨都心平氣和的坐下來,一邊涮羊肉一邊扯淡,總有人會扛不住疼,放棄一些東西。
就比如眼下,同樣在楊川家蹭飯的董仲舒,看上去就很是憤怒,只能孤零零的跪坐在一旁,默默吃著一碗酸湯面就小咸菜……
……
“楊祭酒,聽說伱給董仲舒修了七座閣樓用來講學,那你楊氏算學起碼也得七座閣樓吧?”朝堂上某一老陰π笑瞇瞇的問道。
這些老賊,一張嘴就是大坑啊。
楊川擺擺手,笑瞇瞇的說道:“我的那點小玩意兒,上不得臺面啊,也就算一算田畝、測一測池塘什么的,不用專門開設。”
眾文臣、儒生自然便是一陣‘良言相勸’:“哎呀,那怎么能成,放眼我大漢朝,如今鉆研先圣精微大義者比比皆是,可要論及利國利民,還是楊祭酒的算學之術更端正一些?!?
“對對對,楊祭酒不開門講學,這太學院里,誰配為人師??!”
“楊祭酒,你算學之術,至少得有七座閣樓!”
“……”
一時間,眾說紛紜,那些個老賊一個比一個會說話,差不多就是一擁而上,將楊川這個十五歲的少年抬舉起來,架在火上烤。
一群老賊,捧殺少年人,其心可誅也。
楊川卻始終面含微笑,一臉的人畜無害,淡然道:“天下學問,浩如煙海,天下高人,又何其之多,我楊川一個十五歲少年,也就耕耕地、種種田、腌制幾缸咸菜換點錢糧補貼家用罷了。
至于說開門講學,我楊川何德何能,敢在你們這些老夫子面前背論語啊?
故而,我思之再三,終于下定決心,把太學院的具體辦學事宜,托付給諸位公卿大人、飽學宿儒,你們議一議,論一論,拿出一個合適的章程出來,我楊川保證嚴格、公正執行就行了。
諸位覺得如何?”
“不如何!”
不等公孫弘等人開口說話,董仲舒突然站起身來,振一振衣衫,端端正正的走了過來:“楊川,此事不能交由他們去議論?!?
楊川愕然問道:“董公,為何不可?”
董仲舒冷笑一聲,瞅一眼公孫弘等人,道:“這些人的學問,有我董仲舒大嗎?教過幾天書?收過幾個徒?圣人的微言大義弄明白了幾句?
楊川,不是我董仲舒夸口,今日在座的這些人,哪一個敢說自己的學問超過老夫了?
對了,我不是說你公孫弘是垃圾,而是、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這老賊果然霸道,這幾句話講說出來,竟然讓公孫弘等一眾文臣宿儒垂首不語,顯然對董仲舒的學問還是敬服了。
不過,這可是階層斗爭啊,怎么能三言兩語就被人拿下呢?
于是,七八個呼吸后,終于有人挺身而出,開始與董仲舒‘對噴’。
緊接著,陸續又站出來七八人,看上去好像都很有兩下子,竟能與董仲舒正面交鋒,絲毫不落下風……
……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安市|
灌云县|
射洪县|
北京市|
德惠市|
阿巴嘎旗|
金坛市|
黄骅市|
云阳县|
周宁县|
碌曲县|
廉江市|
保德县|
阳东县|
商丘市|
刚察县|
文化|
盐边县|
永年县|
玛曲县|
汉寿县|
枣阳市|
宜宾县|
兴宁市|
雷山县|
新竹市|
永丰县|
梁河县|
阳城县|
乾安县|
宜章县|
龙江县|
朝阳市|
油尖旺区|
定边县|
大田县|
邵阳县|
莱州市|
从化市|
巴楚县|
宜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