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二十九章 終于升官了-《漢廚》


    第(1/3)頁

    董仲舒的‘太學院’工程,終于歇菜了。

    錢糧不足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高價雇傭的這一批工匠,莫名其妙的就開始鬧事,讓董仲舒給他們加工錢,否則,就要全部離開。

    董仲舒的幾十名弟子被整的焦頭爛額,言語之間不免沖了一些。

    不料,那些人竟連之前的工錢都不曾結算,全部直接走人了。

    跪坐在閣樓上,看著亂七八糟的工地,以及被隨意丟棄的木料、石料、斧頭、鋸子、鑿子等,這個大讀書人憤怒的站起身來。

    然后,頹然坐倒……

    ……

    “工匠尥蹶子走人、連工錢都不要了?”

    一個時辰后,滿面頹喪的董仲舒來到楊川家,將事情的原委細說一遍,看上去就十分的疲憊。

    楊川坐在輪椅上,沉吟良久,道:“假如說,有人不想讓你董仲舒修建太學院,其理由是什么?”

    董仲舒嘆一口氣,道:“其實理由很簡單,那就是、眼下朝廷的用人制度,以察舉制為主要選官準則,各地諸侯王、公卿、郡守,皆有舉賢良能直言極諫者;

    這種依靠豪門世族舉薦為官的制度,其實算是堵死了寒門士族、百姓子弟的上升之路,讓多少有才能者寂寂無名、蹉跎終生;故而,老夫便向皇帝諫言,朝廷主辦太學院以作為今后考官、選官的主要途徑……”

    楊川明白了。

    朝堂紛爭,終究繞不開‘權’與‘利’,繞不開既得利益者與后來者之間的你死我活啊。

    這種層次的斗爭,表面看來風平浪靜,誰特娘的都是笑瞇瞇的,等你的后腰插上刀子,估計還不知道是誰下的黑手呢。

    階層斗爭,基操罷了。

    楊川沉思良久,突然問道:“就算公孫弘、兒寬等人對伱不滿,桑弘羊等士族寒門、商賈之家出身的官吏,他們沒有理由壞你的事啊?”

    董仲舒搖頭苦笑,道:“老夫也甚為不解啊。”

    楊川瞅著滿面頹喪的董仲舒,心中卻也有些快意。

    這老賊,揣著明白裝糊涂,裝的還挺像啊?

    他搞的這一套太學院考官、選官制度,楊川自然沒什么意見,畢竟,后世一兩千年的實踐證明,給寒門士子、百姓人留一條活路和上升通道,終究是大勢所趨,起碼在眼下的漢帝國來說,只能說有百利而無一害。

    董仲舒此人,還真是儒生里頭的佼佼者,明著為大漢天下奔走,為寒門士子、百姓子弟謀取一條上升通道……

    這些都沒毛病。

    有毛病的,是董仲舒這老賊,在給皇帝劉徹提出的‘天人三策’中,紅果果的提出‘凡儒家以外的各家均不得舉’,試圖開創了以儒術取士的標準。

    也就是說,這一套體系一旦建立起來,除了儒家讀書人,其他流派的讀書人便不能入仕,只能被無限邊緣化,最后,只能漸漸消亡在歷史長河中。

    這怎么能行?

    楊川對后世儒家的利弊不甚了了,可他就堅持一個原則,那就是你不能讓一小部分人吃肥、而讓絕大多數人餓著……吧?

    楊川是個廚子,領悟不了更高層次的玩意,他固執的認為,無論你儒家也好,道家也好,法家也好,還是陰陽家、兵家什么的,只要存在,便應該有其可取之處。

    剔除糟粕,擇其精華,為漢帝國所用,難道就不香嗎?

    當然,一些神神叨叨、歪門邪道的玩意兒,楊川卻從骨子里就痛恨至極,根本就不允許其發育……

    “董公,如果光是錢糧、工匠這些小事,我楊氏可以想辦法資助一二,”楊川很認真的說道:“可是,這跟朝廷老賊們戰斗,我肯定不行。”

    “朝堂上的明爭暗斗,老夫自有主張,”董仲舒從楊川口中聽出一點意思,臉色漸漸舒緩下來,冷聲道:“公孫弘、兒寬、桑弘羊以及各地諸侯王,別人怕他們,老夫不怕。

    老夫倒想看看,誰敢遺臭萬年!”

    楊川哈哈大笑,道:“對啊,誰敢惹你董公,你寫文章罵死他!”

    “不,寫文章罵人,那是一件十分無趣的事情,”董仲舒的‘豪邁之氣’似乎被激發起來,冷聲道:“那些個豪門世族、劉姓諸侯王的痛處和軟肋,并非他們的面皮;

    對于那些人來說,面皮不值錢,就好比你楊川與平陽侯曹襄的名聲,在長安城一帶壞透了、爛透了,但只要你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找幾個能欺負的癟三飽揍一頓,你二人的名聲自然就回來了。

    反正這人啊,不要臉的時候,其實罵不罵都無所謂,你說是這個道理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浩特市| 罗田县| 诸暨市| 哈巴河县| 康马县| 六安市| 乌兰浩特市| 惠东县| 邯郸县| 雅安市| 宿迁市| 余姚市| 科技| 新郑市| 东山县| 泾源县| 海安县| 龙泉市| 璧山县| 股票| 青铜峡市| 泸西县| 清原| 金秀| 丰原市| 丰宁| 天峻县| 理塘县| 丹江口市| 怀仁县| 和龙市| 醴陵市| 吴桥县| 安化县| 姜堰市| 鹿泉市| 巫山县| 桦南县| 崇左市| 郓城县| 巴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