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該來的不來-《漢廚》
第(3/3)頁
偶爾,還能傳出幾聲廚房的鍋碗瓢盆碰撞,卻是那些廚娘給孩童們準備宵夜。
這是楊川家的新規矩:吃過晚飯后,大人們可以直接去睡覺,但所有十二歲以下的孩童,無論男女,都要上“掃盲班”,就算是學會寫自己的名字、會算一些簡單的賬目,那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畢竟,莊子上的農活越來越有技術含量了,仆役們不僅要學會篩選種子、配比肥料、熬制殺蟲劑,還要動手修理各種各樣的農具、馬車等,需要每一個人都能獨當一面。
婦人們也一樣。
兩千多畝的菜蔬,收獲后都要經過腌制或榨干處理,其中牽扯到精鹽的比例、發酵的時間等,都需要一點簡單的算術技能。
學習嘛,就要動腦子。
動腦子的人,需要給他們吃一頓宵夜補補。
所以,楊川就吩咐廚房,所有上“掃盲班”的人,都可以享用一碗小雞燉蘑菇湯、鮮魚湯、或者雞蛋醪糟湯。
這也就導致,很多大人也跑去“上課”……
對此,楊川很大方,直接宣布所有上“掃盲班”的人,無論大人孩童,每天早上額外加一枚曹襄家的雞蛋!
于是,幾乎所有人都成了掃盲班的學員,這讓楊川很滿意。
這就對了。
暫時改變不了這座天下,改變一下自己家園,讓那些仆役們像牲口一般累死累活的同時,也有那么一點希望和念想,總歸不是壞事吧?
不得不說,漢帝國的仆役真是淳樸,不用你講什么狗屁情懷,也不用你給他們畫餅許愿,一碗熱湯、一枚雞蛋,就是他們最大的念想……
初冬夜晚的風甚是寒涼,但楊氏莊子里,卻別有一番人間煙火味兒。
這日子,就很好了。
楊川坐在輪椅上,腿上蓋著一條毯子,端了一碗野菊花茶慢慢喝著,看上去就十分的愜意。
“楊川小郎君,董仲舒、司馬相如等人還在門口等著,”正在抓耳撓腮‘寫作業’的劉滿突然抬頭笑道:“要不,讓本妾身出去將他們趕走?”
楊川瞥一眼劉滿:“作業寫完了?”
劉滿登時拉胯著臉,嘟囔道:“本妾身、太難了……”
“知難而進,這就對了,”楊川溫言笑道,“時間也差不多了,堂邑父大叔,你這就放他們進來吧。”
站在門口的堂邑父‘嗯’了一聲,大踏步走下閣樓,去給董仲舒、司馬相如一行人開門去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
‘這還真是該來的不來,不該來的,來了一大堆……’
楊川搖頭苦笑,心中不由得感慨一句:‘早就聽說大漢的讀書人不好惹,尤其是那個董仲舒,手辣心黑話又多,就很是難纏呢。’
當初張湯謄抄試卷時,楊川便料定會有人尋來找他的麻煩,不曾想過會如此之快。
他更沒料到,十二道‘中考理綜題’,竟然會讓董仲舒這老賊親自登門問罪,簡直就有些離譜。
聽說大儒董仲舒要來,劉滿一臉的不屑,娜仁托婭一臉的茫然;唯有張安世,卻顯得有些蠢蠢欲動,看上去還挺激動的。
想想也是啊,董仲舒是誰?那可是漢帝國眼下最為有名的大讀書人,被一大群儒生追捧、奉承,名聲都快要趕上亞圣了。
莫要說張安世年紀尚小,不過六七歲的孩童,就連皇帝見了人家,都還要執半師之禮呢……
至于沒什么存在感的張湯、略。
“董仲舒是大讀書人,學究天人,有什么不懂的、不會的,你們幾人盡可請教人家,這也算是一大機緣。”
楊川看一眼張安世,溫言笑道:“只是你們要記住,面對大讀書人時不要失了禮數,但也不要拘謹,不要縮手縮腳,反正咱們都不是什么正經的讀書人。”
有一句話他沒有說出來,那就是:有些毛病,別給慣著……
董仲舒這一條線索,對主線劇情的推進很重要,本來廚子將其放在第三卷,不過,想了想,還是應該讓他提前出來;畢竟,朝廷明爭暗斗,怎么能少得了儒生們的騷操作……
(本章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州县|
庆安县|
临洮县|
霸州市|
嵊泗县|
大同县|
东港市|
滁州市|
安图县|
九龙城区|
淳化县|
南川市|
吉林市|
察隅县|
开平市|
沾化县|
兴宁市|
肇源县|
哈巴河县|
东方市|
宁阳县|
和静县|
柘荣县|
隆子县|
元朗区|
怀柔区|
政和县|
呈贡县|
桐庐县|
上林县|
台州市|
乐至县|
罗源县|
当阳市|
潮安县|
永顺县|
孟津县|
渝北区|
贺州市|
凤山县|
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