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零一章 緊、俏而妙-《漢廚》


    第(2/3)頁

    “以本侯的經驗,這賣東西,講究的是一個緊,一個俏,還有一個呢,就是要妙。”

    “這就好比一位良家小婦人,為何比天府人間的那些小舞娘更令人心動?”

    “此間有真意,楊川啊,你自己品、細細的品?”

    楊川:“……”

    曹襄這貨,果然是三句不離本行,反正無論說什么事情,他都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到婦人的身上?

    “曹襄,能不能說人話?”楊川沒好氣的笑罵一句:“伱在這般胡言亂語,我就將你送回長安城,讓母親好好管教幾個月。”

    曹襄哈哈大笑,渾不在意的說道:“你這人真是無趣,本侯說的可是這天下最有用的生意經,別人想聽,還沒機會呢。”

    楊川:“有屁就放。”

    曹襄笑瞇瞇的說道:“這賣東西呢,你得讓客人有點小緊張,也就是你經常說的期待感;其次,便是要讓你的貨品好看,俊俏,一句話,就是讓客人夢寐以求、求而不得;

    這最后一點,就是一個妙。

    怎么才叫妙?我給你打個比方,就比如說我劉陵小姨,你說她不年輕、也不怎么美貌,但為何長安城里那些老色鬼對她趨之若鶩?

    一句話,那就是一個妙。

    因為什么妙?她那玩意兒難道是金鑲玉、羊脂玉、白面饅頭?非也非也,皆因她姓劉,是高祖皇帝的嫡親血脈……”

    不得不說,曹襄這個鹽販子,還真是一個商業天才,就是這一番‘謬論’,就讓楊川很是佩服。

    只不過,說了老半天,卻總感覺有點離題萬里啊……

    瞅著曹襄越說越離譜、越說越得意,楊川終于忍無可忍:“你就直說,如何將咱們的石硫合劑賣成錢!”

    曹襄一口喝完漿水,用手背抹一下濕淋淋的嘴巴,正色道:“不,不賣錢。”

    楊川略有所悟,點頭道:“這一點,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

    曹襄低聲道:“桑弘羊那狗日的一道鹽鐵令,讓所有的狗大戶沒了好日子過,所以,別人肯定都會想盡一切辦法的偷偷囤積銅鐵之物,大量的鑄造錢幣,這簡直就是愚蠢透頂啊。

    楊川,咱們不要錢幣,只要糧食、牲口、金子!”

    楊川沒有說話,而是伸出一只手,在這貨的肩膀上使勁拍了兩下……

    ……

    在楊川、曹襄的謀劃下,再加上眾紈绔惡少的推波助瀾,距離長安城百十里路的楊氏封地,突然成了游玩踏春的名勝之地。

    不少權貴之家的婦人們,乘坐豪奢的馬車、牛車或騾車,沿著一條頗為平坦的黃泥官道,一路觀賞風景,不知不覺間,便來到了楊氏封地。

    渭水西岸,楊柳依依,野花怒放。

    大片大片齊整的莊稼、菜蔬、藥田和花圃,賞心悅目;幾架高大的水車,日夜不休的轉動著,成為方圓百里的‘標志性建筑’。

    幾乎所有的婦人,都會爬上堤壩,在水車舞;

    甚至,有些調皮的小婦人,還會用簪子等銳器,在水車或堤岸上的那些楊柳樹上,刻下自己的小名;講究些的,還會刻上一句‘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這一幕,讓楊川都有哭笑不得。

    同時,也讓他有些恍惚,總讓他想起后世一些著名景點的‘打卡旅行’,不就是如此這般,來一個‘xxx到此一游’?

    只可惜,不能拍照留念,更不能發個視頻嘚瑟一二。

    當然,這些都不要緊。

    要緊的,是此間的水磨坊開始大量‘接單’,日夜不停的幫助那些權貴之家磨去麥子的麩皮,生產出白生生的面粉。

    磨一百斤麥子,只收取一斤麥子的‘加工費’,可算是很有良心了;至于麥麩,自然歸楊川所有……

    楊川粗略算過一賬,光是這一個月時間,他家的倉庫里就多了八百多石小麥、五百多石麥麩。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宁区| 浮梁县| 阜南县| 敦化市| 泽库县| 朔州市| 眉山市| 深水埗区| 浮梁县| 五台县| 阿合奇县| 弥勒县| 通江县| 兰考县| 安义县| 崇信县| 桂平市| 正镶白旗| 定边县| 双辽市| 双桥区| 济南市| 南宁市| 呼玛县| 勐海县| 洮南市| 鹤山市| 祁连县| 黄石市| 会理县| 兴安盟| 永德县| 交城县| 沅江市| 布尔津县| 新宁县| 康保县| 财经| 徐水县| 昔阳县| 宁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