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炭火通紅,骨湯滾滾。 老京城銅鍋涮肉,蘇葉的接風宴,酒行兩輪,已至半酣。 “要說炭火,老京城可最有感情,暖氣還沒普及的時候,過冬就是家家戶戶一個煤爐,大人們會往上面放點花生紅薯,那可是冬天難得的零嘴。” 一旁的魯明直接豎起大拇哥,“蘇教授,我是服了。如果您說自己是從小京城長大的,我都信,這也忒地道了。” “嚴重了,都是聽閑篇聽來的,大家就聽一樂呵。” “可別,你可老厲害了。”姜白芷哈哈一笑,然后講起了蘇葉第一次帶她去有渝小館,把蘇葉自己硬和愉郡王扯上關系的事說了出來。 果然,毫無意外地換來兩枚大拇哥,張凱歌也服了。 魯明搖頭笑道,“蘇教授的學識是毋庸置疑的,我現在特好奇您是怎么想到為姜姜扮演的這個角色賦予,命運只是一個劇本的概念。” “這個理念其實誕生于古希臘時期的斯多葛學派,這個學派有很多流傳至今的理念。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在于,人的美德是順應自然,在這里自然也可以理解為命運。后來這理念也被古羅馬皇室拿去運用,認為貴族的地位是命運賦予,下層人民要學會順服。這個和印度的種姓制度以及我國古代的天授神權思想類似。” 說到這,蘇葉頓了下,給大家思考的時間,“拋去這個理念在統治階級的運用,只是在個人層面,我覺得是可行的,這會讓人變得謙卑。而放在電影的教授身上,我覺得也不會突兀,因為一個人越是知識豐富,就越會明白自己的渺小。其實更準確的說,我是在倒推。因為女主對待死亡很平靜,那么是什么支持這種平靜,我下意識的就想到了斯多葛學派的理念。” 張凱歌點點頭,“蘇教授賦予人物的這個思想是很合適的,這也是我們邀請蘇教授來的目的。我們之前塑造人物,也會編造細節,以此讓最后的結局合理化,也就是女主平靜的面對死亡。但我們缺少內在的一個邏輯推動,或者說是理念。 我舉例子,比如女主算是穩定的中產階層,但她飲食住行卻并不奢華,只是以舒服為主,甚至可以說的上是簡樸。之前我們是想以這種描述突出女主不愛世俗,所以可能面對死亡無懼。但我們缺乏女主為什么不愛世俗的邏輯支持,如果是蘇教授,您會怎么處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