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再度拒絕了縣令的提議之后,清高道人直接站起身朝門外走去。突然一閃的想法雖然被他壓了下去,但道人生怕在這兒繼續待著被這縣令敲竹杠,將本來念誦經文平靜下去的心境再度攪亂。 那時可就更麻煩了! 他沒想到,自己不過僅僅只是一個想法,一個念頭,并沒有付諸于行動就被對方身上的龍虎氣感知到,引動了這座縣衙之中的力量,發起了反擊。 剛才那玩意兒,雖然隔著門道人跟它并沒有見面,但清高道人也知道真等它出現那一切都晚了! 那家伙,是龍虎氣跟大宋國運的呈現。 此物能夠呈現的形態千奇百怪,但一般都是以龍虎外形呈現的,在文武百官身上呈現虎形,在皇室宗親身上呈現龍貌。 縣令雖然只是個芝麻小官,但畢竟是經歷了正規的科舉,選拔放任下來的官員,有龍虎氣的庇佑再正常不過。 它不出現才意外。 但真正讓清高道人感到疑惑,甚至方寸大亂的是這玩意兒過于敏感。 雖然龍虎氣跟國運,有著諸多妙用,最基礎的,當置身于文武百官跟皇室宗親身上時,法術都不能對其產生效果,并且施術者還會受到龍虎氣跟國運的反噬。 但天生萬物,必有相克。 連靈機都不是百分百能容于每一個人的身體,國運又怎么可能防護完全。 巫蠱之術,魘鎮繞過防護直接作用于人的方法說多不多,但也不少,雖說事后會遭受反噬,但總比硬碰硬的后果要好得多,更何況若是主動作死,哪怕是一國皇帝也救不了 想著,清高道人搖了搖頭,年紀大了,精力不如從前,總是一不注意就喜歡跑偏。 本來想著龍虎氣異常靈敏的事情,一發散就不知道扯到哪兒去了。 如今的大宋,雖然被趙匡胤奪回了中原腹地,但畢竟只是半個九州,南方,西北西南諸多割據勢力尚存,又有占據了大半個北方的契丹虎視眈眈。 如果把前朝的盛唐比作是兩米的魯地大漢的話,那么缺胳膊少腿的大宋連個正常人都不如。 哦,忘記了,趙匡胤已經是先帝了。 在月余前,先帝突然暴斃在北伐的路上,現如今在位的大宋皇帝并不是先帝的親子,而是弟弟。 雖然從前名聲不錯,但這并不是他能坐上皇位的原因。 按照法理,父死子繼,沒有子嗣才能輪得上兄終弟及,可兩位皇子活的好好的,卻被親叔叔拿著祖母的鳳旨強行登基換言之,大宋開國兩代君主,都是得位不正。 不管日后,能否變成圣明君主,大宋從根子里,從先天上就欠缺了許多。 換做是大唐的龍虎氣如此敏感兇悍那再正常不過,可一個先天不足,又生了一場大病的殘疾,連一個縣令都給如此高的待遇,它憑什么? 懷揣著困惑,在仆人老許的帶領下,清高道人一步步的走出了縣衙。 站在縣衙大門外,回頭后望,隱約間仍然能感覺到有一股冰冷的目光正在悄然注視著自己。 打了個冷顫之后,道人趕忙抬腿離開了縣衙門口,但還沒等他走出多遠,甚至都沒有走出這條街,便看到了氣喘吁吁,滿頭大汗跑過來的徒弟們。 來到面前,連氣都沒顧得上喘勻,兩個同樣穿著破舊的年輕道士便張口說道“師,師父,廟,廟里的神像,它,它活了!” 當兩個徒弟斷斷續續的說出這句話,還沒等滿臉困惑的清高道人再度開口。 張珂便感覺到身上束縛他的力量正在迅速減弱,與此同時,張珂的視網膜上也有字幕浮現 【開寶九年,太祖再次進行北伐。但北伐途中太祖忽然去世,留下“燭影斧聲”的歷史疑案。其弟趙光義即位后忙于整頓朝政,統一事業暫告停止。】 【為確保政權的合法性,趙光義拋出其母杜太后遺命之說——雖以“金匱之盟”坐上皇位,但位置并不穩固。同年,為了穩固法理,頒布圣旨,勒令大宋上下佛道兩門集結高功法師前往國都商議要事。】 【宮門緊鎖七日之后,皇宮大門再度開啟,有內侍宣旨因過往朝代更替,戰火綿延,中原大地殘破不堪,各地官府均上奏有妖魔為禍鄉里,有奸臣逆賊假借鬼神動搖民心,今特邀請佛道高人,清繳當地巫師神漢,妖魔詭怪,如有仁人義士,民俗之神斬妖除魔或保一地平安者,朝廷不吝封賞】 隨著字幕緩緩消失,張珂也被拉回了最初的那座神像里。 與此同時,廟外的太陽升起到原位,街邊的商販跟行人,廟宇里磕頭吵鬧的聲音連成一片,一股腦的朝他的腦袋里涌進來。 感受著周邊嘈雜的聲響,張珂眉頭微蹙,下一瞬罩在神像身上那一層淡薄的光芒轟然碎裂,無數的星星點點頃刻之間充斥整個廟宇。 一剎那的功夫,廟里的一切都像是被按下了暫停鍵一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