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一邊走一邊看著手機上的時間。) (當你停下腳步時,時間的流逝就會停止。) (當你朝著妹妹的學校走路時,倒計時就會重新開始計算。) (無論你走的快,還是走的慢,倒計時依然會按照自己的速度計算,但你隱約覺得倒計時的速度遠超你的觀感。) (你選擇回頭走。) (倒計時依然在計算。) (倒計時【6天12小時10分】,你抬起頭。) (你發現自己居然站在了妹妹學校的門口,可你明明走的是相反的道路。) (你終止了推演!) “為什么會這樣?” 顧毅眉頭微蹙,拿起手機仔細思索著。 現在,他的精神力為35/60,他決定用自己的精神力恢復速度來測試倒計時。 顧毅站在原地,倒計時始終沒有計算。 但是顧毅的精神力已經恢復了5點,這說明顧毅已經站在原地半個小時了。 顧毅看著手機,頓時明白了倒計時的意義。 這東西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倒計時,它更像是一個進行行動的“支付道具”。 舉兩個例子。 “上學”這項行動,需要消耗11個小時。 只要你坐在學校里,無論你在學校里做了什么,只要你在學校待夠10分鐘,到最后倒計時都會扣除11個小時,副本里的時間也會推進11小時進入傍晚,但卻不影響你個人的時間。 “接妹妹”這項行動,需要消耗10分鐘。 只要你走在路上,無論你走哪個方向,最終都會來到妹妹的學校門口,并且倒計時扣除10分鐘。 顧毅還推測,“行動”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認定的,必須是父母認定的行動才可以算數。 白天,是父母要求自己上學。 傍晚,是母親打電話讓自己接妹妹。 這個倒計時其實并不是限制自己的工具,它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東西。只要合理安排,那么顧毅幾乎可以擁有無限的時間。 就好比現在這個情況。 只要顧毅站在原地不動,不做走路的動作,他就可以一直讓倒計時停留在原地。 “有意思,我明白了。” 顧毅眉頭終于舒展開來,他找到了探索環島小鎮的正確方式。他走出校門,在路上走了一圈。 十分鐘后,顧毅瞬間轉移到了環島小學的門口。 顧毅拿起手機查看了一下。 【6天12小時10分】 倒計時已經暫停了。 顧毅猜測,只要自己不踏入小學,時間就不會繼續流逝。 為了保險起見,顧毅再次開始推演。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