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張力的感情卻放在了植物人劉珍身上.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一具和尸體無異的人躺在床上,和一個一直在自己身邊,每天風里來雨里去的人,和自己喝酒訴苦的人,你往往會對哪個人更同情? 答案是喝酒的人! 因為交流的信息多了,才會更了解對方,更知道對方的不容易! “來源.” 思考片刻,徐浩將這個問題埋下。 “還是來源!” “張力與劉振并不熟悉,交流的時間不長,或者說,兩人并非為兇手團伙的一個小隊!” “但是,他又會為劉振的女兒,劉珍的植物人而感到悲傷,感到氣憤!” “乃至是,最后殺人的時候,還會鞭尸來發泄怒火,而殺人后又會露出報仇成功的笑容!” “但這個受害者,和劉振又沒有任何關系” 想到這,徐浩嘆了口氣。 他喃喃自語的是對張力的解釋,但卻又陷入了死胡同。 “劉珍是個植物人,她只能躺在床上,根本不可能外出移動,交流感情。” “但張力卻繞過劉振,與一直躺在床上劉振情感更深厚” “邏輯鏈上根本說不通!” 這總不能是,張力是個六十多歲的變態男吧。 他喜歡潛入他人家里,偷窺或侮辱植物人? 這明顯更扯淡啊! 可惜,想不通,徐浩也不準備想了。 他有預感,如果能搞清張力的來源,這件案子將會取得重大的突破! 但可惜的是,對方是黑戶,六洲省也不是靠旅游發展的省份,案子也不是發生在省會內,監控少的簡直可憐! 甚至說,能給較大的十字路口安上監控,就算不錯的了。 一沒監控,二案子發展時間久遠,三還是黑戶。 這怎么查? 真就純靠人的記憶力去硬查? 這時間所消耗的可是巨大的,這時間內,兇手要殺多少人誰能知道? 就算是京城的大佬來了,都不會這樣,而是用恐怖的資源,直接橫推市區! 地毯式搜索了解一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