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城墻處的告示欄上通常用作張貼皇榜,公示朝廷政令等。 一般上頭張貼的告示落款都是官府衙門、刑部、禮部之類的朝廷機構,這回不同,告示末端方方正正印的是當朝玉璽! 此布告的重量可想而知。 相較于其他那些什么通緝令、政策改動布告相比,這則告示簡單的只有三行字,內容簡單明了。 看熱鬧的百姓讀不懂皇上發的告示,是由在場的讀書人說成白話,解釋給百姓聽的。 ——如今市井關于簡家二姑娘和三皇子的流言,乃敵國細作所為,意為中傷侮辱景王爺,二人清清白白,無任何出格關系,若再有人議論,按叛國論處。 講完布告的內容,在場的讀書人又說起了其中道理。 ——你們現在說這些事,是在毀簡二小姐的清譽,也是在侮辱皇上對景王爺的心意,對方若是品行不佳的女子,皇上怎么會將此女賜給景王爺? ——簡二小姐名聲有污,便是對景王爺的不敬,崇敬景王爺的邊北士兵們會覺得主帥被輕辱,為國為民的戰神都會被他所保護的百姓如此對待,寒了心的士兵如何奮勇殺敵? ——軍心一亂,金奴就能夠鉆空子,讓大周陷入水火之中,好日子沒了,大家就都流離失所了。 …… 百姓們大多都人云亦云,他們想不到那么多,如今聽在場的讀書人說里面的道理,眾人心里驚得一身冷汗。 天吶!金奴手段卑鄙,他們差點成了幫兇! 市井流言就這樣平息了。 皇上的手段簡單粗暴,是陽謀,雖說有夸大意味兒,但誰知這里有沒有金奴人在攪和? 告示貼出后,再有人起高調說亂七八糟的話,得到的便是百姓們的怒視以及押進衙門聽審,這人一定是攪混水的細作! 百姓們對此諱莫如深,背后渾水摸魚的幾方權勢也不敢再做了。 他們都意識到了,此舉的確能針對三皇子,但也會刮到景王爺,天子一怒浮尸千里,到時候皇上追究下來,小事變大事,誰都跑不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