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是這一刻,哪怕是不曾通曉篆法的微末修士,在見得了這枚篆字的頃刻間,在洞見了其上那所滿蘊(yùn)的晦澀與玄虛之后,便能夠幾乎在頃刻間洞見這篆字的真正意蘊(yùn)—— 風(fēng)! 這便是道與法的曼妙之處所在,愈是高卓,愈是直指根髓,便也往往在繁復(fù)之中,教人能夠一眼便洞見其簡明之真意。 而且,楚維陽長久的借助著悟境的參道悟法,其所探索的道與法輪轉(zhuǎn)與變化的極致,竟然在這一刻,真正的以自然的景象所呈現(xiàn)。 歲月之風(fēng)。 返璞歸真。 而也正是在這樣的感觸生發(fā)的頃刻間,伴隨著那一道完整的玄奇篆紋凝聚在了道周子法相的眉心之中的頃刻間。 霎時,在這一刻,伴隨著那原本長久盤桓在玉京山上的萬象天人,在這一刻沐浴著光雨,乘著云路相繼遠(yuǎn)去,回返向五臟道宮諸天的時候。 哪怕在這樣漫長的時間延展之中,這一場幾乎前無古人的法會完整的走完整個歷程之后,仍舊教萬象天人愈漸得頹靡,愈漸得精神不振。 畢竟,在這一過程之中,事實(shí)上損耗的靈韻僅只是表象層面的存在,在更為深處,同樣海量損耗去的,還有著萬象天人在早先時所相繼沉淀與累積的道法底蘊(yùn),以及其法身與神形凝練渾一的靈性本質(zhì)。 這些是楚維陽熔煉多少的無上玉礦,灑落多少的靈韻光雨,都無法在短時間內(nèi)彌補(bǔ)的,那些在歲月之中煙消云散去的東西,也只能夠依靠著更為漫長的歲月光陰來一點(diǎn)點(diǎn)重新蘊(yùn)養(yǎng)回來。 這一刻,楚維陽甚至能夠明晰的看著,那些乘著云路回返的萬象天人,甚至不少在回返了五臟道宮諸天之后,閑適的橫躺在搖椅與云床之上,恬靜的陷入了安眠沉睡之中,而在這樣的過程里,其身形上的黯淡靈性一點(diǎn)點(diǎn)的蘊(yùn)養(yǎng)著柔和的輝光。 曲終人散去。 而也正是在最后一位萬象天人的身形消失在了玉京山上的頃刻間。 霎時,像是失去了某種無上神韻的錨定一樣,楚維陽幾乎頃刻間便,那原本渾一在泰一玉皇天中,混同在玉京山上的磅礴思感與念頭,以及不斷若泉涌的靈感念頭,盡皆在這一刻回返,朝著道人的肉身道軀回返。 但是在這樣長久的觀照之中,事實(shí)上,這《道術(shù)·風(fēng)》從無到有的完善過程,那混同一音之間的完整經(jīng)篇,甚至包括那烙印在道周子法相之上,實(shí)則也是凝煉在道人道與法根基之中的道術(shù)篆箓,也伴隨著楚維陽的思緒回返,一同將之從內(nèi)景九天,帶回了楚維陽的肉身道軀之中。 除卻諸般或虛或?qū)崳蜿幓蜿柕牡琅c法之外,楚維陽最為純粹的肉身道軀之中,那歸真的形神性命之所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