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連綿貫穿而森寒的繁復(fù)地窟之中,萬道森然濁煞之氣交織與貫通,萬丈深淵之下,有諸修魔意猙獰,七情沸騰皆若癲狂,生啖妖肉,沐浴血華,鯨吞太陰濁氣而開盛宴無遮。 緊接著,不等這樣的意境景象顯照的更為明晰些,霎時間,如是飛光復(fù)又破碎了去,再看去時,是浩渺的世外,昏黃濁流之上有仙山高懸,山岳間有天人降生,玄女引日月星三光凝練成水,澆灌天地靈根成林,復(fù)行走期間,采摘枝頭玉果,經(jīng)年以神通種子為食果腹。 又有乾坤顛倒之界,是層云浩海為地,以無算厚重煙塵徜徉罡風成天,其中有人,醒則為耄耋老道,作壽翁相,鶴發(fā)童顏,精神矍鑠;夢則為白骨骷髏,骨相如玉,靈韻晶瑩,滿蘊云篆。 …… 當時間緩緩地逝去,伴隨著早先時的靈韻水汽的不斷沉淀,那一頃刻間,渾似是在幽霧之中,抵至了量變引動質(zhì)變的某種節(jié)點一樣。 幾乎頃刻間,伴隨著第一道飛光裹挾著斑斕的神輝,從愈漸得斑斕的幽霧之中顯照而出。 在道人的注視之中,那玄虛的形而上領(lǐng)域之中,便再也沒有了甚么純粹的斑斕輝光,只有如同一個又一個泡沫也似,從那飛光之中相繼顯照而出的光怪陸離的玄妙景象。 楚維陽知道,那并非是真正的開天辟世,不論是其中的道人身形也好,還是那寶材與山水,又或者是某種純粹的渲染而出的氛圍意境,諸相實則并不重要,重要的則是那蘊藏在諸相之中的,屬于道法的根髓靈韻。 那是在現(xiàn)實之外的,某種道法靈韻的極致凝煉之后的顯照。 那不再是玄虛的一界。 靈虛。 而且,起初時,這些靈虛景象尚還僅只像是夢幻泡影那樣驟然間虛懸在朝著斑斕本身變化的云霧之中,進而,便自行驟然崩滅了去,又或者是在與另一道飛光顯照的靈虛景象的碰撞之中,那種虛化的道法神韻“同歸于盡”的破滅開來。 但是漸漸地,就好像是自然地養(yǎng)煉與磋磨之中,總要浪盡淘沙,待得諸般駁雜散盡,總要有著菁華從中誕生。 而這樣的自然之規(guī)則,同樣試用于那片滿蘊著靈虛景象的領(lǐng)域之中。 漸漸地,有著飛光懸照的靈虛景象,仍舊光怪陸離,仍舊遠超尋常人的想象,奇詭,曼妙,而不可思議。 并且,其上所貫穿的道法神韻,不再像是早先時那樣的偏頗與明晰,或強或弱,但是那些相繼顯照的飛光之中的靈虛景象,卻盡皆呈現(xiàn)出了圓融無漏的氣韻,并且,也正是因為著那圓融無漏的氣韻本身,這些靈虛的景象不再自行崩滅。 哪怕之后,在一道道飛光的相繼碰撞之中,那些靈虛的景象也不再崩滅,磋磨真?zhèn)€變成了僅只是磋磨本身而已。 連帶著那種飛光的碰撞本身,也僅只能夠教靈虛景象本身更為圓融,某種發(fā)源自道法本身的恒常不易的氣韻似是貫穿在了那些神韻之中。 更為玄妙的,則是在這樣的碰撞與磋磨里,難免,難免有著那些道與法哪怕在根髓神韻之中都有所趨同的飛光觸碰到了一起。 于是,這些靈虛景象本身,便也這樣相互碰撞著,開始真正依循著那種趨同,而同為一體,幾乎只是頃刻間,更為恢宏,更為玄妙,更為不可思議的景象懸照。 漸漸地,在這樣的拼湊與延展之中,愈發(fā)多的寬闊恢宏的巨幅瑰麗畫卷,便這樣如一道道帷幕一樣,垂落在了那形而上的領(lǐng)域之中。 這一界徹底變得截然不同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