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為何這么說? 因為賈平生從不讀書!甚至一看到書本,一聽到之乎者也,便睡眼惺忪,作搖頭晃腦瞌睡之狀。 唯獨喜歡練武! 喜好舞槍弄棒,平日沒事就拿著一桿方天畫戟,在自家院子中舞動地虎虎生風。 當真是...當真是叫人一言難盡。 想他賈平生,怎么說也是清流中的清流,自己的兒子,即便不能入翰林院,不能入內閣,但多少也得是個讀書人吧! 結果這混賬玩意,整天就想著上戰場以手中刀劍建功立業。 那是你該想的嗎? 那是武將們,勛貴們的活兒! 賈平生對這個兒子一開始還是飽含期待的,希望能憑借自己的努力,讓兒子回心轉意,投入仕林。 結果卻發現,這孩子倔起來,當真是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久而久之,飽含期待變成了麻木,變成了絕望,變成了聽之任之。 最終,索性向陛下求了個情,將其送到國子監去,叫其與一眾勛貴子弟廝混。 希望經過這件事,他能看清楚勛貴和清流的差距,從而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好生讀書。 所以賈太歲雖為內閣首輔之子,卻同樣享受蔭生待遇,此次的校閱,他也是有資格參加的。 臨行前,他無比興奮,無比激動,眼眸中充斥著一鳴驚人的渴望。 此次,他一定要博得頭籌,取得金腰帶! 爹,你就瞧好吧! “取俺的戟來!”賈太歲大喝一聲,接過銀戟,便出了門。 …… 同一時間,張邯也穿著一襲儒衫,踏上了前往校閱場的路。 除卻幾個王爵外,張勛這唯一一個因戰功獲封的國公,幾乎稱得上是勛貴魁首了。 而他作為勛貴魁首,卻獨愛讀書。 這等事,已經稱得上是離經叛道了。 平日里人家雖說會看在父親的面子上不當面說,但背地里,卻是少不得要指指點點的。 張邯表面上不甚在乎,實際上,卻忍受了這種指指點點數年之久,又怎能當真不在乎? 不過今時今日,便是他證明自己的最好時機! 讀書十二載,成名只在今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