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燈火通明,夏風拂面。 煥然一新的招牌,楷書寫就的紅棠二字,顯得大氣上檔次。 緊趕慢趕,簡單裝修過后的紅棠燒烤店,終于在今晚恢復營業。 門庭若市,座無虛席。 方圓幾里,都能聞到彌漫著的煙火氣。 但略有遺憾的是,紅姨上周簽證就辦下來,不巧前天剛飛走。 穿著牛仔短褲,渾身洋溢著青春氣息的路朝雨,站在店前,和紅姨開啟視頻通話。 在旁的江知非忍不住湊近,看到的,是機場擺渡車內的場景。 “紅姨,您那邊能看到嗎?今晚紅棠重新營業了。” 路朝雨微笑詢問,聽那頭的紅姨回答說:“人在米國,剛下飛機,謝邀。” 看到店里紅火的場景,紅姨感慨說:“把店交給你和小非,阿姨我放心。” 小雨和紅姨閑聊幾句,大洋彼岸那邊,有幾個外國友人,好奇打量紅姨的手機屏幕。 “where@#¥*&?” 有個外國大爺好奇詢問,其實說了一串話。 但以紅姨的英文水平,她也就能聽懂where這個單詞。 “那個,china的,擼串的地方。”紅姨連說帶比劃,把外國大爺弄得一愣一愣。 “bbq?”大爺連猜帶蒙,聯想到什么。 “對對對。”紅姨指著屏幕興奮說:“他們,在china,一直芭比q了。” 江知非:…… 紅姨,這燒烤店生意正紅火,你別瞎立flag啊。 等擺渡車停下,紅姨和兩人打了個招呼,笑容滿面地結束視頻。 路朝雨放下手機,突然對身邊的江知非問說: “老江,你知道,紅姨為啥寧愿少要錢,也不愿改店名嗎?” “嗯?為什么?” 這一點,江知非倒還真沒關心過。 從他對這家店有印象起,它就叫紅棠了。 對江知非而言,紅棠,早就變成記憶中不可或缺的符號。 但就像人們離不開手機,卻沒幾人關心,手機型號的命名方式一樣。 江知非對于店名的來歷,確實一無所知。 “老江,你聽說過紅姨的丈夫嗎?” “有點印象,好像小時候見過一兩面,但記不住長什么樣。” “那天我去紅姨家,她給我看了叔叔的照片,是個長相很平凡的人。” 江知非哦了一聲,隨口說:“那他們兩個人,是離婚了嗎。” 受父親江平川影響,江知非潛意識認為,男人有錢后,很大概率會拋妻棄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