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南湖大學正教授,博士生導師,常江學者,華國杰青,距院士差臨門一腳的劉承山教授, 眼下有些后悔,為啥要放棄那么多好苗子,偏偏選擇帶這小子做畢設。 他看著江知非,國字臉上無悲無喜,淡淡說: “你師娘中午才回來,我就不留你……” “別介啊,老師。” 江知非厚顏擠進房內,劉承山年過50,也攔不住對方。 熟練換好拖鞋,江知非看見客廳茶幾上,平鋪一大張宣紙。 “呦呵,老師您這在練字,陶冶情操啊。” 江知非笑嘻嘻看劉承山關門,對方波瀾不驚地點點頭。 “好久沒練了,今天偶然起了興致。” “那學生我得好好欣賞欣賞……” 江知非站在茶幾前,沉默一會兒,摸了摸下巴: “老師這手字,筆法秀逸,氣勢磅礴,疏朗通透,力透紙背……” 江知非把相關成語,仿佛不要錢說了遍,惹得劉承山暗自得意。 “然而,”江知非話鋒一轉,詢問說:“學生有一事不明。” “你講。” “這「杜甫能動」四字,該當何解?” 劉承山:…… 見對方沉默,江知非自作聰明補了句: “莫非從右往左讀?「動能甫杜」?可這語意也不通順……” “是「勤能補拙」!” 劉承山深吸幾口氣,然后說:“你要沒啥正經事,就趕緊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 江知非也挺尷尬。 竟然吃了沒文化的虧。 他好說歹說,這才把劉承山說的氣順了。 兩人分坐茶幾兩旁,劉承山一邊練字,一邊對江知非問道: “決定好,去翟庭老師那兒了?” 這句話,從江知非考上淞滬交通大學研究生起,劉承山隔三差五就問一句。 沒別的目的。 只希望,他看重的學生,別踩進坑里。 但可惜,江知非這榆木腦袋,沒懂他的意思,每次都是肯定回答。 劉承山也沒抱多大期望,算隨口一問。 “不去了,前兩天,我已經電話回絕翟老師。” 啪嗒。 一點濃墨,落在紙面,形成難看的墨漬。 劉承山放下毛筆,有些意外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