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眾所周知,恐龍滅絕于大約七千萬年前,原因則高度懷疑為是一顆直徑約十公里的小行星的撞擊。 這顆小行星撞在了地球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形成了著名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據推測,該小行星的撞擊,導致大量灰塵進入了大氣層,遮蔽了陽光,時間長達一年。 大量硫酸也以氣溶膠的形式進入地球大氣層的平流層,將抵達地表的太陽能量降低了約20%,令植物、海洋浮游生物大量死亡。由此,存在于食物鏈上層的生物也跟著滅絕。恐龍時代由此落幕。 科學家們高度懷疑這顆小行星來自小行星帶,但也有一些學說,認為這顆小行星來自于奧爾特云。 據科學家們推測,在那時候,在廣袤的銀河系之中,有一顆恒星恰巧與太陽擦肩而過,兩者之間的距離最近甚至于達到了兩光年,或者一光年,乃至于比一光年更近。 這個距離,已經屬于奧爾特云范圍了。 因為這顆恒星的影響,存在于奧爾特云內的大量的彗星、小行星的軌道受到影響,開始向內太陽系運行。 鋪天蓋地而來的小行星和彗星,對于存在于內太陽系的每一個天體都展開了撞擊。地球只是其中的一顆而已。 其余星體上面沒有生命,撞擊了也無所謂。但地球上卻有著龐大的恐龍世界,這一下撞擊,恐龍就全完了,滅絕了。 這便是奧爾特云及遙遠的路過恒星導致地球恐龍大滅絕的邏輯鏈條。 除此之外,路過恒星可能還對于地球上海洋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地球上的水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冰彗星的撞擊。冰彗星撞擊到地球上,冰融化成水,水積蓄起來,便成為了海洋。而冰彗星來自哪里? 據研究,科學家們以及陳岳共同認為,這些冰彗星極有可能來自奧爾特云,或者說,至少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來自奧爾特云。 既然來自奧爾特云,那就極大概率與路過恒星脫不開關系。極有可能是因為它們的影響,那些冰彗星才失去了穩定的軌道,并最終撞擊到了地球之上。 陳岳回想著地球時代的自己,心中油然生出一股感慨。 “說不定那時候的我,隨手從路邊小店買的一瓶礦泉水,這些水上溯幾十億年時間,說不定便來自于太陽系邊緣奧爾特云的一顆冰彗星。” 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并不是虛妄。 心中滿懷著感慨,陳岳目送這顆正在脫離太陽系的小行星遠去。 他知道,從此刻開始,自己真正離開了太陽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