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陳岳苦中作樂的想著:“我剛想起來,激光炮就是這個原理啊,繼續研究吧,就當是在研究激光炮了。” 激光炮說到底也就是個大一點的激光發生器。 于是陳岳仍舊維持著兩條路線同時推進的情況。 第二十年的時候,陳岳研究的鋰合金材料出現了重大突破。 鋰合金材料在中子屏蔽及氚自持方面有重大意義。 所謂氚自持,既是指核聚變反應堆需要自行產生氚以參與聚變,維持聚變。 氘氚聚變之中,氘的儲量極大,雖然沒有氫多,但也比較容易獲取。 就像木星里,就含有約0.02%的氘,相比起木星的體量來,氘對于陳岳來說也算是無窮無盡了。 氚則不一樣。因為氚的半衰期很短,只有十幾年,所以自然界之中幾乎不存在這玩意兒。而這玩意兒制造又極其困難。就算以陳岳的工業能力,制造這玩意兒也需要投入極大的能源,甚至會將q值拉到1以下,直接導致可控核聚變失去意義。 就算不計代價造出來了,也根本沒法保存啊,還沒保存幾十年,氚就自己衰變掉了。 恰巧,氚可以通過中子轟擊鋰元素生成。而,氘氚聚變所產生的能量之中,有高達70%以快中子的形式釋放。 那就正好對上了。我直接用鋰合金來造磁約束核聚變裝置的墻壁不就行了?這樣一來,氘氚元素聚變釋放大量高能快中子,快中子轟擊鋰合金墻壁生成氚,氚又返回去參與氘氚聚變繼續生成中子,中子繼續轟擊鋰合金墻壁…… 如此循環。 理論如此,工程實現極難。 首先,鋰合金墻壁必須要具備極高的耐熱性,同時還要有傳導性,要可以將這些熱量傳導出來拿去發電,同時還要控制氚的滯留率,防止太多的氚賴在墻壁里不走,不去再次參與氘氚聚變,那核聚變就沒法持續下去,就只能熄火了…… 此刻,陳岳的材料實驗基地終于制造出了合適的鋰合金。在添加了某種微量元素之后,又通過特殊的制造方法,他制造出來的鋰合金完全滿足了聚變反應堆的要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