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便在整個木星系統幾乎全都被陳岳開發的情況之下,陳岳終于有足夠的資源和能力,去上馬更多更加大型的科學實驗設備。 以往時候,這種大型工程,手里頭只開發了木衛二一顆星球的陳岳根本連想都不敢想。 一個大型材料科學實驗室,其長度便超過兩公里,需要搭配三座專用發電站,內部需要裝備數百萬臺高精密機械,在其中工作的活動機器人數量超過百萬,固定機器人數量就更多了。 一個實驗室而已,耗費鋼材便至少上千萬噸——而各種型號的特種鋼僅僅是這座大型科研設施的一種建材而已,其余的需要的各種設備與材料就更多了。 這么大型的科研設施,陳岳輕易是不敢造的。就算有空閑的算力都不敢造。 沒辦法,資源不夠啊。 但現在,對于已經全面開發木星系統的陳岳來說,這個問題卻完全不再是問題。 伴隨著上萬艘核裂變離子推進飛船的投入使用,陳岳的資源獲取能力何止提升了十倍。 這便是他的底氣。 除了材料科學實驗室,陳岳還建造了同樣巨大的光學實驗中心,化學實驗基地,推進技術研究院、半導體技術研究基地、電力試驗室、冶金工業實驗室、機械研究院、航空航天實驗室、大型強子對撞機、大型粒子對撞機、高精度引力波望遠鏡、大型中微子望遠鏡、大型暗物質探測器、射電天文望遠鏡陣列,等等等等,高達41個大類,足足五千余座超大型的科學研究中心。 陳岳敢說,這五千余座超大型研究中心之中的任意一個,放在巔峰時期的人類文明之中,都需要整個文明聯合起來,耗時十年以上才能完成。 而此刻,陳岳卻同時推進,同時將這五千余座超大型科研中心造了出來。 陳岳心中始終很清楚,對于自己來說,那無比龐大的工業基礎,其實也僅僅只能算是基礎而已。 自己固然為了完善自己的工業基礎耗費了巨大的心力,投入了巨大的資源和事件,但它們只是手段,只是工具,不是目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