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材料實驗室主要進行的是關于高抗疲勞,同時兼顧出色的抗高溫和抗輻射性能的材料的研發。 陳岳預想之中的核動力飛船,其加速能力至少也要達到10米每平方秒的地步——大約類似于地球重力。 且,這種加速能力還要能維持一段時間,怎么也得持續維持一分鐘以上。 發動機只能裝在飛船尾部。要依靠尾部這里的推力,推動整艘龐大的飛船以10米每平方秒的加速度改變運動狀態,且還要持續一分鐘,且還要多次反復加速,可以預見飛船整體將承受到多么巨大的壓力。 現有的一切材料全部無法滿足需求。陳岳必須要開發足夠先進的新材料,再輔以工程學上的手段,譬如更加合理的布局,更多的承重龍骨之類,才能達到最終目的。 材料實驗室下屬高達60余個分實驗室,分別進行上萬種新型材料的研發及制造實驗任務。除了合金之外,陳岳還涉及到了納米材料、高分子材料、分子聚合物材料等等。 通訊實驗室,各種高可靠性的新型通訊設備正在研發之中;電氣實驗室,各種高可靠性電器設備正在高輻射環境之下承受摧殘…… 時間慢慢的流逝著。轉眼間便是50年時間過去。 此刻已經是新歷464年了。 連續五十年的辛勤研發,陳岳還是未能將最終的核動力飛船造出來。 “哎,科學研究就是這樣,沒有一丁點的捷徑可走。一點一點的積累,一點一點的迭代,唯有如此,只能如此?!? 陳岳再一次體會到了這個真理。 “只是希望在這段時間里,那些外星文明沒有注意到我吧……” 不過在這五十年的時間之中,陳岳也不是沒有一點收獲。至少,各大實驗室都有了一定的進步,技術已經迭代了十幾輪,相比起最初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只是最終性能仍舊無法達標而已。 并且,在這段時間之中,陳岳的芯片工藝再一次得到了突破。 5納米之后的新一代工藝,是3納米。3納米工藝的芯片,已經是巔峰期的人類文明所達到的技術了。此刻,陳岳在芯片工藝上,終于和巔峰期的人類追平。 新的3納米工藝超算已經建成。相比起陳岳此刻所使用的超算,其算力再度有了高達10倍的提升。 也正是因為算力再度提升,陳岳才能支撐住愈發龐大的算力需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