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是的,陳岳所選擇的目標,并不是大名鼎鼎的伽利略衛星。 木星有四顆大衛星,這四顆大衛星分別為木衛一到四。它們都是伽利略用極為原始的望遠鏡發現的,便冠之以伽利略衛星的名號。 反過來想的話,如果當初伽利略能以極為原始的望遠鏡發現它們,這便正好證明了它們足夠大。如果不夠大,伽利略怎么可能發現? 事實上,這四顆衛星之中,最小的一顆直徑都有3100多公里,質量則有地球的約0.81%。 這其實可以算是相當巨大的質量了。這個質量已經足以讓它呈現出圓球的形狀。它甚至于還有自己的磁場和大氣層。 足夠巨大的質量同樣意味著它上面的資源足夠豐富。而這,對于陳岳后續的計劃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沒有資源,沒有足夠的金銀銅鐵鈣鐵鋅硒,沒有足夠的氫、氧、碳、硅等元素,工業化根本無從提起。 但很遺憾,陳岳仍舊不得不忍痛放棄了這四顆具備豐富資源的巨大衛星,轉而選擇了木衛五作為自己降臨的地方。 木星總計有近百顆衛星。就這,還未計算那些太小的,只能被稱之為星際碎石的部分。 在這近百顆衛星之中,木衛五是除去四顆伽利略衛星之外最大的一顆。但就算如此,它的質量也僅有2.2*10^18千克左右,僅有地球的約一億分之三十七。 這和四顆伽利略衛星有著數量級的差異。便也意味著,陳岳從它上面能獲取到的資源極少極少。 但沒有辦法,陳岳仍舊只能選擇它。之所以如此,原因最主要在于,陳岳打算將熒惑號飛船直接降臨到它上面去。 熒惑號飛船通常情況下是無法降落在星球地表的。它不具備起落裝置,也無法穿透大氣層,強行穿透,則會與大氣劇烈摩擦產生極高的溫度,最終將自身燒毀。 甚至于,它的結構強度都不足以支撐在哪怕月球地表降落。直接將它放上去,它自身的重量就會把自己壓塌,就像大海里的鯨魚來到陸地上一樣。 而,不降落在星球地表的話,單純依靠登陸艙來完成星球地表與星球環繞軌道的交通?這風險也太大了一些。 登陸艙壞了怎么辦?那豈不是就只能干瞪眼等死了。再說效率也太低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