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夏莉嬌的話直接聊到了天花板,不能再聊下去了。 何維德趕緊話鋒一轉,說道:“除了這個設計,我們在產業園的項目建設中,還有一個鮮明的特點。” “什么特點?” 果然,何維德的話題一轉,夏莉嬌馬上就跟著轉了過來。 “別人搞工廠的項目建設,總是喜歡一期一期的推進,一期不搞完,就不正式開工生產。 這種‘投資和生產相分離’的建設方式,不能說不對。特別是有足夠的資金的時候,按照規劃設計的程序,一鼓作氣建成后,再正式開工生產,也不失是一種好的選擇。 但如果資金不夠,或者是發生其他的意外,往往就會變成胡子工程,時間越拉越長,投入越增越大,投資主體的信心,就會被一天天消磨掉,把一個好好的項目拖垮。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就是市場的瞬息萬變。市場的變化,從來都是不等人的。特別是在市場需求旺盛的時候,是最容易誘惑人們一哄而上,失去理性,盲目投資。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某個產業或項目有較大的利潤時,大家都會蜂擁而上,重復投資,重復生產。等大家都上了,才發現生產已經遠遠大于需求,于是價格不斷下跌,利潤越來越少,最后又導致大家一哄而下。 市場就是通過不停地折騰,使投資者從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循環中,成長成熟,進而理性。 我們現在采用的化整為零、依次推進、邊建設邊生產、既投入又產出的方式,來建設產業園,不僅僅是為了解決投資資金的問題,更是為了適應市場的瞬息萬變。 一旦市場出現突變,現在生產的產品沒有了必要的利潤,既可以及時轉產其他的產品,避免相應的損失。 我們這個產業園的總投資50億元,建成后實現的產值是150億元,這不是一個小數字。如果把資金全部籌集到位才來建設,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我們如果把這個產業園的建設,一步步地進行分解,化整為零,就會變成一個個生產區的建設,生產區建設好了,產業園不就建成了? 這樣建設的一個最大好處,就是建成一個生產區,就立即培訓員工,安裝和調試生產設備,立即投產,搶占市場。 早一天生產,就可以早一天搶抓市場的需求,就可以早賺一天、多賺一天的利潤。 這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就等于是培育了自己的造血細胞,不再是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的前期建設時期。 隨著時間的推進,造血細胞一個一個地形成,有了越來越多和源源不斷的利潤,后面的建設和設備投入資金的來源,就會越來越寬廣,構成一種真正的自我良性循環。” 兩人一邊走,一邊說,不知不覺之間,就來到了一個小山坵上。 山坵上雜草叢生,高如樹木,將原本有的小小的山路,遮蔽的難尋迷蹤。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走,我們到山頂上去一覽眾山小。”何維德說道。 兩人一前一后向山頂走去,迅間就看不到他們的蹤影了。 “這里太陡了,德哥,拉拉我!” 何維德在前面踩路,把遮擋著路的雜草踩倒,將樹枝折斷,為走在后面的夏莉嬌,劈斬出一條通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