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現(xiàn)在還是1992年,盡管即將就要過去,計劃和市場的爭論,基本上已經(jīng)沒有什么聲音了,市場派走上了舞臺,但更主要的是關于公有制經(jīng)濟和非公有制經(jīng)濟的定性問題。 各級都成立了經(jīng)濟體制改革委員會,開始在國有企業(yè)、集體企業(yè)中,全面推行城市經(jīng)濟體制改革,承包、兼并、出售、強強聯(lián)合、抓大放小等等,成為一種新的時尚。 “縣食品廠要賣了,你知道嗎?” 何維德回到家里,姚慧霞對他說道。 “為什么要賣?它不是國有企業(yè)嗎?” 何維德重生后,第一次聽到國企要賣,于是不解地問道。 “大家都在傳一個領導的說話。”姚慧霞饒有興趣地道。 “關于什么的什么說話?”何維德問。 “一個領導在國有企業(yè)改革的動員大會上說:我們的國有企業(yè),就像一個桃子,表面上看去,紅艷艷的,光鮮得很。誰知在這些光鮮的桃子里面,早已生了蟲,爛了肉,黑了心。 只是現(xiàn)在的我們,沒有把它咬開,還被它光鮮的表面迷惑著。一旦咬開,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桃子,早已吃不得了。 對這樣的桃子,我們是等著它爛到外面來,臭掉,丟掉,還是趁早把它賣了,讓它依靠新的力量,鳳凰涅槃,得到新的發(fā)展機遇?” 姚慧霞活靈活現(xiàn)地學著領導的說話。 “把國企比喻桃子,很生動,很形象。”何維德聽完后,評論道。 “沒有想到,你不是一個人云亦云的人。”姚慧霞說道。 “什么人云亦云?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故事,怎么去人云亦云啊?”何維德小聲地答道。 看著姚慧霞的肚子越來越大子,何維德連說話的聲音都不敢大了,生怕影響她的情緒,影響她的胎兒發(fā)育。 何維德突然很想去看看食品廠,看看食品廠這個爛桃子,到底爛了多少,要多少錢才會賣。 他想起了前世的90年代,不僅是國企改革的年代,更是保健食品瘋魔發(fā)展的年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