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54.出師有名-《三國之我成了張角師弟》


    第(1/3)頁

    于是鄭老將軍絞盡腦汁想了一個高招,將守城重任分散交給手下的各個將領,自己則在府中稱病高臥,不管怎么樣水軍是牢不可破的,一旦城池不保就立即帶著親軍殺到渡口逃走,日后劉璋面前也好有個交代,不是老夫不盡力,生老病死是人無法控制的,自己畢竟年紀一大把了還重病臥床,能堅持到城破才撤已是難能可貴了!

    城丟了也不會擔什么責任,更不會有損名聲,若援軍趕到擊退了叛軍,一份妙筆生花的奏表足以將他塑造成一個平叛英雄,鄭老將軍以六旬高齡,面對強敵巍然不懼,親冒矢石沖鋒在前力挽狂瀾,一舉粉碎叛逆嚴賊之企圖,力保益州門戶之安全,救無數黎民于危難…………

    雖然鄭雄已經年過六旬,但名利二字可不是一般人能輕易放得下的,就算自己沒多大用還可以將此功勞留給子孫借以晉身嘛。

    至于以后反攻魚復的事嘛,能保住朐忍就算是意外之喜了,他老人家也不在乎錦上添花。

    本就不多的精兵被分散開,各將領之間又缺乏統一指揮,攤上這么個將軍可想而知朐忍的局勢有多不穩定。

    劉啟默默祈禱是自己多慮了,畢竟叛軍的整體素質和黃巾賊軍沒多大差別,希望官軍能以一敵十吧!

    不過凡事皆有兩面,鄭雄的不作為卻給了高鴻機會,高鴻練兵有一套,手下大多也不是臨時招的新兵,加上被眾將倚重的劉洪鼎力支持,率領所部千余人馬擊退數次叛軍對渡口的進攻之后,高鴻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

    一路上遇到成隊的兵卒見了高鴻也都會停下來恭敬的行禮稱一聲高司馬,高鴻顯得格外受用,劉啟也替他感到高興。

    城中很多民宅被拆毀,連成大片的空地被用作駐扎軍隊和充作校場,來到營中高鴻把所有兵卒都調動了起來,把最好的生活用具和食物都撥給劉啟等人,給劉啟搭帳篷時還嫌兵卒們不利索親自上陣。

    安頓好眾人,高鴻略顯歉意的小聲對劉啟說道:“軍營之中簡陋了一些,我本該請賢弟往家中安歇的,不過,不過……嗨,不瞞賢弟,我為孝起之事和伯父失和,怕此番相見之后家中那些短視之徒有失禮之處,反而惹得賢弟不快,還請賢弟海涵哪!”

    高鴻支支吾吾的解釋了半天劉啟才明白,原來高鴻家中也不是一團和氣,高家前任家主也就是高鴻的祖父有四個嫡子,高鴻的父親排行第四,上面有三個伯父,高鴻的大伯父也就是現在的家主,年紀已過五十又身患重病,兩個兒子都因病幼年夭折,而二伯父膝下無子只有三個女兒,其本人也性情淡泊只是悶頭鉆研學問,所以高鴻的父親和他的三伯父高顧都打起了爭奪家主之位的心思。

    本來高鴻習武的天分較高,又刻苦研讀兵法,年紀輕輕就被太守趙韙賞識爬到了軍司馬的高位,大伯父對他很是欣賞,可是去年因為不滿嚴通排擠搶功,幾句牢騷把趙韙也得罪了,結果被一擼到底,在家中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

    而此次嚴氏叛亂也給了一直四處活動的高顧一個好機會,自掏腰包招募了幾百民壯,讓長子率領借機在偏將軍鄭雄面前毛遂自薦。

    高顧的長子之前僅是漕曹掾史(郡內主管漕運糧草)從事這么一個小吏,卻借了抵御叛軍的東風進了軍營,一躍成了帳下六七百健卒的軍侯。

    高鴻的這位堂兄名沛,字文盛,若不是重名的話,應該就是三國演義里劉備取蜀時的白水關守將,和另一個倒霉蛋兒劉懷一起被劉備砍了祭旗,成為劉備崛起的第一個犧牲品。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阳县| 芜湖县| 万山特区| 静宁县| 尤溪县| 郧西县| 什邡市| 防城港市| 榆林市| 嘉黎县| 西乌| 嘉黎县| 木里| 德格县| 赫章县| 成都市| 辉县市| 大连市| 疏勒县| 新田县| 罗源县| 盘锦市| 建始县| 汶上县| 台北县| 郓城县| 贺兰县| 嘉兴市| 四川省| 临猗县| 汉中市| 嘉义市| 辽阳市| 蒙山县| 紫云| 临朐县| 连平县| 蓝山县| 久治县| 嫩江县| 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