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24.李朗死了?-《三國之我成了張角師弟》


    第(1/3)頁

    鋪子主人是個頭發花白的老頭兒,劉啟假意詢問了米價,然后和老頭兒閑聊了起來:“請問老丈,這赤川之繁華與臨江相仿,據在下所見都有官吏頻頻出入,倒叫在下這外鄉之人糊涂了,這縣治所在到底是赤川還是臨江?”

    這老頭兒平日里少有人和他聊天解悶,并不在意來客沒有買米的意思,笑呵呵的答道:“自然是臨江啦,客官未曾進過臨江城中吧?赤川雖然熱鬧可比之臨江來還是有所不及啊。”

    劉啟接著問道:“哦?在下四處云游,所見郡縣長官無不看重治所所在之地,治所周圍有城砦也無非是屯兵之用,極為簡陋,從未見過像貴地這般與縣治相距如此之近而同樣這般繁華,何故如此啊?”

    老頭兒說道:“這就說來話長了,客官不嫌小老兒啰嗦,我就細細講來給客官聽聽。”

    “正好我也閑來無事,只是怕耽擱了老丈的買賣。”

    “無妨無妨。”老頭兒索性搬了只矮凳坐下來興致勃勃的講述起來:“這赤川皆為李族中人,我李族先祖居處本在關中,后因避禍舉族遷入巴郡,幾經輾轉才立足于此地,當年小老兒隨族人來此時才十七歲,如今一晃五十多年過去了,妻兒都已先我而去……”

    說著說著老頭兒突然意識到自己跑題了,向劉啟歉意的笑笑:“初來時此地還是荒山野地,四周多有蠻夷,我李族上下五百余口歷經艱辛才打下今日赤川之根基,客官一看就是貴人之相,未曾經歷過寒苦,你不知道當年為立足于此地,我族人撒下多少血汗啊……”

    說道這里老頭兒充滿自豪:“說起我李族,這臨江方圓百里無人不知,赤川有今日之繁榮,全因我族中能人輩出,當初此地荒蕪,周圍夷人與我漢民不睦,外人多幸災樂禍,有人曾言不出十年我族必定亡走,而當時族長德陽公善易經風水之學,斷言此地乃風水寶地,力排眾議定居于此,后來果然應驗,掘出鐵礦,且水運漸興,盡得商賈之利。”

    老頭兒起身給自己和劉啟倒了碗水,潤潤嗓子繼續講道:“十二年前,夷人嫉羨赤川富庶,大舉來犯,臨江縣令早已垂涎此地,非但不發兵來援,反而暗中勾結夷人欲瓜分我族,幸得族長宣明公有先見之明,早已四處暗布眼線,及早得到警訊,儲糧練兵,加固土城,族中千余壯丁盡皆披掛上陣與夷人激戰近月,不但將來犯夷人擊潰,宣明公更是親率族人銜尾追殺,將夷人盡屠于其巢穴,一戰得十余年太平。自那以后我族威名遠播,周圍各地來求攀附婚嫁者無數,人丁更加興旺,才至今日之盛景啊!”

    宣明正是李朗的表字,沒錯,就是他。劉啟心中一喜,趕緊順著老頭兒的話問道:“在下家中也有人在往來于益州經商,多年來飽受夷人之害,宣明公有此壯舉實在是大快人心,受益者無數,在下想前去拜訪宣明公以謝大德,不知宣明公居所何在?請老丈告之,不勝感激。”

    老頭兒卻搖搖頭:“客官來晚了,宣明公已在四年前患病謝世,如今族長是宣明公之子李茂李伯盛。”

    啥?李朗死了?!

    劉啟強忍著內心的震驚,極力控制著自己沒有流露出一絲異色,又和老頭兒有一句沒一句的聊了兩句,起身告辭而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尔多斯市| 英德市| 郯城县| 聂拉木县| 林州市| 梁河县| 三门县| 大同县| 崇明县| 乌审旗| 南川市| 北宁市| 西平县| 中宁县| 东辽县| 三门县| 桓台县| 眉山市| 白水县| 郎溪县| 安顺市| 玛曲县| 长阳| 鹤岗市| 鄢陵县| 从化市| 电白县| 即墨市| 治县。| 慈利县| 江西省| 庄河市| 长子县| 西和县| 庆阳市| 五大连池市| 富源县| 平原县| 东丽区| 九寨沟县| 宣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