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閆芳芝和李華生相繼受挫,低調淡出人們視野,蘭桂坊終于迎來了一波野蠻生長。 先是參加了登科宴的臨安縣貴婦們,看見李大小姐穿著后,聞風而動,在聽說蘭桂芳只三臺織機,其中兩臺趕制柳家布莊的布匹后,更是不要錢似的搶購,錦衣價值再推新高,風頭無兩。 等柳家布莊的貨結賬,賀蘭伊盤賬后,凈分到閆芳香和珍娘手里的分紅,每人高達二百二十兩銀子,連楊錙城聽了都不由得嘖舌。 閆芳香曾經豪言壯語,說她要賺錢養家,不讓楊錙城掙金那種搏命錢。 當時楊錙城以為是開玩笑,沒想到只幾個月時間,閆芳香真的做到了。 楊錙城有種預感,照這個趨勢發展個幾年,他的家底,完全不夠看了。 . 十月十六。宜動土搬遷,楊家舉家搬進了新宅子。 首進院子,前面挨大門建的一排坐南朝北的低矮倒座房用做下人房、伙房和柴房等;東廂房為馬廄、茅房等;西廂房為水井、洗衣房等;正房為宴客廳、會客廳、客臥等。 中間院子歸楊錙城和閆芳香居住;北面院子歸二伢子和三伢子居住。 搬家的大喜日子,相熟的柳河村的、臨安城的人都過來了,足足坐了五大桌席面。 閆芳香要親自掌勺兒,被楊錙城給硬拉回來落座,讓張紅英、王月梅、春草、春花等做飯做菜,閆芳香這個女主人,反而成了不中用的擺設了。 菜色上得差不多了,張紅英親手端著一碗面條過來,放在閆芳香面前,語氣有些晦澀:“芳香,今天是搬家的日子,也是你的生辰,娘特意給你做了長壽面,記得一口氣吃完,別斷了。” 閆芳香的眼淚,如大壩絕堤似的流了下來。 閆家家境貧窮,外加重男輕女,閆芳香兩姐妹打出生以來就沒正式過過生日。 閆芳香唯一過的一次生日,是閆二柱還沒死的時候,偷從雞窩里順了一個雞蛋煮了,結果給閆芳香的時候還被閆建勛看見了,張紅英搶走了大半給閆建勛。 一碗簡單的面條,害得閆芳香失聲了,最主要的是,張紅英沒叫她“三丫”,而是“芳香”,閆芳香的芳香,四季花開的芳香。 搬家的日子是楊錙城定的,讓張紅英做飯是楊錙城定的,閆芳香心里明鏡似的,這一切,都是楊錙城的主意,他心里有她,也在潛移默化的治療著她內心柔軟處的創傷。 村中的賓客們都走了,賀蘭伊和珍娘等人留下來幫收拾東西。 閆芳香偷偷對楊錙城道:“相公,我知道是你,面條,我都吃了,一點兒都沒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