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唐院長說完,又來到秦音茶盞面前,只見茶盞中的鳳凰還在舒展羽翼,其精美程度令人發指。 比起傳統茶百戲。 她的這個創新,簡直是把茶百戲的巔峰又往上推了幾個維度。 如果說姜琪已經是普通人中的茶技天才。 那么秦音的手法和表現形式,就是天才中的戰神!! 他欣賞以及興奮的目光根本收斂不住:“秦音,你是怎么做到能讓茶百戲動起來的?” “古人都還沒這樣的巧思。” “卻被你發掘出了。” “你可真是個寶藏啊!” 唐院長嘴角都合不攏了,他突然就懂了第一輪時秦音為何要與姜老辯駁“何為正統”! 所謂的“實力”與正統茶藝,到底哪個更重要。 初聞他只覺得高低立見,不過是姜老找茬非要強詞奪理。 現在才懂。 秦音在第一局斗茶時。 就已經在為第三局“茶百戲”做鋪墊。 她極其懂探查人心,從而做出對自己最有力的部署。 姜琪出身文統世家,她的茶技只要不出錯,那秦音是絕沒勝算的。 她做到極致。 也不過是再次與姜琪打成平手! 但那樣的話,有什么意思呢? 要收拾人,那就該在她最引以為傲的領域,給她響亮又慘烈的一巴掌。 最好是,在她以為自己最接近勝利之前。 沒有什么,比這種落差感更誅心了! 秦音站起來,背脊挺直,如一棵凌厲又包容的傲松。 清冷少女一雙杏眸清如水、亮如星,色如春曉,皓腕如雪烏發如云。 此刻微抬眸,清亮之中透出銳利又直白的鋒利威壓感。 因為強大,所以從容。 秦音粉唇淺撩: “茶百戲我依舊采用七湯點茶法,但又有所不同。所謂七湯,那就是要在擊拂茶湯的不同時刻或緩或急地注水。” “而這次,我選擇在第六次以觀立作,乳點勃然時,刻意加厚擊打出的茶湯乳面。” “為‘鳳凰于飛’鋪底。” 秦音為這一盞“茶百戲”取名鳳凰于飛,靈感倒是來源于今日在茶亭上君司煊給她送到眼前的鳳凰血玉。 茶湯中的圖案,幾乎完全與那玉佩上的一模一樣。 她將其點綴與虛浮的茶湯泡沫之上。 好似在嘲諷那所謂的親情,與這茶百戲一般,本無實體,且須臾即散。 “第七湯,乳霧洶涌,溢盞而起,要把控好咬盞的分寸,我在這里花了小心思,將茶沫繼續加厚,咬盞勻實。” “用最細小的茶匙鋪底鳳凰圖案于茶沫底,一層層構建茶沫之中的圖色。” “最終,以山水江山為主,虛浮于面!” “隨著茶沫漸褪,茶百戲也能隨著浮沫消弭的時間褪出其下更精細繁密的畫面,給人以更大的視覺沖擊!” “宋代茶百戲興盛,其趣味不在茶之上,而是在于一個戲字。” “既是戲,那就要精巧趣味。” “所以,各位教授對我這一盞‘鳳凰于飛’茶百戲,滿意嗎?” 對于會動的茶百戲巧思,秦音一一分析解答。 表情清淡從容。 但就在這溫淡之間,她已經徹底碾壓了“守舊”的姜琪。 茶文化之所以淵源流長。 除了按部就班地傳承,也更需要創新。 唐院長嘆服:“秦音,你果真是個茶藝天才!” “茶文化傳承的路上有你,是文化之幸!” “我宣布,茶百戲一局,秦音勝!” 唐院長發話,教授們所見實物,也深深震撼。 很清楚秦音這一局,是以“創新”破局了姜琪的茶技。 否則,二人頂破天,也不過是平局而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