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反倒是還想攀比起此刻他們送出的東西到底誰的更貴重些,能得小姑娘喜愛一些。 周訴和周行也在秦音的示意下將礦石們接過,然后秘密帶走先放進保險倉庫。 秦音感謝過后,來到巨型巖彩畫幕前。 這幅《神女飛天》的整體效果是以金黃與褐色為主色調。 也就是說,金箔會大面積使用。 如果說只是繪制一幅巖彩或許會比較簡單,以自己的繪畫風格去執筆,出來的效果怎么也差不到哪里去。 可是,眼前這幅《神女飛天》是由華國已故的非遺傳承巖彩大師謝玉所繪。 謝玉病故,不過剛滿三十歲。 可以說是整個美術界的一大損失。 被稱為“天才畫手”的他在國局美術非遺所也是十分有地位與知名度的。 不巧,秦音當年被穆睿知帶入國局注冊了會員后,就認識了謝玉,謝玉確實在巖彩這個專業度極高的領域做到了最強,并且將巖彩推向了世界舞臺。 巖彩,是屬于華國的國粹。 也讓世界舞臺更多人認識了謝玉這位天才,但是美術行業一般畫得再好,畫手的知名度不夠高,故事底蘊不夠,都會影響一幅畫的價值。 藝術本身曲高和寡,而能夠讓畫的價值更上一層樓的。 從當年謝玉對秦音的交談來看。 那就是,同樣兩幅高水平的畫作,如果一幅畫的作者死了,另一幅的作者沒死,那都是兩個不同價位。 這就是目前美術界的大趨勢。 以及,兩幅同樣水平的畫作。 展現的意義與底蘊不同,也會呈現兩個不同的價位。 秦音當時年紀小,雖對謝玉的說法有些一知半解。 但見他明明一身腱子肉就差在國局里脫上衣露腹肌了。 而外界對他的傳聞永遠是天才短命畫手,命不久矣,就覺得離譜。 最離譜的還是。 謝玉在她大一期末時,突然暴斃。 穆老頭兒帶他去參加他的葬禮,入殮儀式也是一場他生前眾多作品的展覽會,名義上讓各位業界知己同僚們得以從他的畫作中緬懷。 秦音原本心情還有些沉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