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了劇本于海也明白了劇組想要請他作詩的原因。 劇本從一首詩開始之后貫穿始終。 對于這個故事來說,這首詩很重要,而且也必須是非常棒的作品。 必須要那種讀之讓人拍案叫絕的詩句才能稱得起這個劇情。 但是作為電視劇,編劇是不能拿一首流傳千古的名篇給放在一個杜撰的人物名下,以免誤導小朋友。 所以這首詩只能現寫。 然而即使于海對于詩詞的鑒賞能力有限,也可以看出,這個編劇王蒼寫故事能力不錯,但作詩水平就很一般。 劇本里面原來的那首桃花詩一看就是編劇努力拼湊出來,沒有絲毫亮點可言。這樣一來,整個故事的代入感就會低很多。 不知道他們是否請過別的詩人操刀,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肯定是沒有遇到更滿意的作品。 所以這才會在發現于海的才情出乎意料的時候,陡然轉變了態度。 此時,花了幾個小時將劇本看了一遍后,蘑菇屋其他人也紛紛表示劇情很精彩,電視劇播出后一定會去看之類。 也不知道是不是客套話。 編劇王蒼見于海若有所思的模樣,不由期待問道:“怎么樣?” 于海直言不諱道:“我覺得早上做的那首詩并不適合這個劇情。” 王蒼一點都沒有意外他會這樣說:“所以才想讓您改一下。改成和我們劇情契合的。” “改了就不是原來的味道了。”于海搖了搖頭,沉吟了一下:“倒不如干脆另外寫一首好了。” 王蒼原本看他搖頭以為沒戲,心內涌起失望的情緒,結果居然聽他說愿意重新作一首,當即就精神一振,然后不可避免有些將信將疑道:“你有靈感了?” 于海點點頭:“有紙筆嗎?” “有有有!”王蒼急忙回復,并掏出手機:“我馬上讓人準備。” 說著他看了看四周,遲疑道:“那……我們去廟里面寫?” 他有些怕時間拖久了,對方沒住在這一絲靈感。 于海卻是一點都不著急的樣子。 他從容不迫地從草地上爬起來,拍了拍身上的花瓣:“行!” 其他人見他如此,心里都有些好奇,但是又有些擔憂。 尤其是尹度幾人,他們覺著于海在這種情況下重新做一首詩,有些高調了一些。 這要是做出的作品沒有之前的那首渾然天成,就很容易讓人覺得他狂傲自負了。 在他們回到寺廟的路上,網友們則是奔走相告:鯨落又要寫詩了! 對此彈幕的情緒是有喜有憂的。 “小本本已經準備好了!” “期待期待!” “我老公這么有才華可怎么辦啊?!” “我就不信他短期內再寫一首能夠有之前的好?” “學生狗表示很淦!” “如坐針氈、如鯁在喉!” “想到了被琵琶行支配的恐懼!” “暫時脫粉一個小時!” “……” 于海不知道這些,他也沒有察覺到隊伍后方兩位高三的小朋友在強顏歡笑。 此時臨水庵的那株老桃樹下,已經擺放了一張長桌,上面整齊擺放了筆墨紙硯。 估計是導演特別安排的,如果這首詩符合要求的話,將鯨落作詩過程中拍攝下來,將來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宣傳點。 于海沒有想這么多。 他還以為劇組會給他一張a4紙一支圓珠筆,沒想到這么有形式感的。 也許是因為拍的是古裝劇,有這些東西很正常。 不過他自己的書法并不差,所以也不慫。 他走過去從筆架上選了一支狼毫,飽蘸墨汁后,沒有多猶豫,直接開始在白色宣紙上書寫起來。 巨大的老桃樹下,長身玉立的青年微微低著頭,在隨風飄揚的花瓣中,動作灑脫地揮毫。 直播間的觀眾只感覺這就是電視劇才有的畫面: 在悠遠古樸的廟宇中,年輕俊逸的公子看著滿枝的桃花,突然靈感勃發,于是揮墨題詩,成就一段佳話,自此流傳千古。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于海寫一句,尹度跟著就念一句。 他口齒清晰,抑揚頓挫的念誦著,有一種特殊的韻味。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看到這里,劇組的編劇王蒼和導演林山紅的神色,已經逐漸開始激動起來。 “酒醒只來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