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道行與修為,兩者之間成正比,但并不絕對。 可以是修為勝過道行。 比如張寶仁,按照境界來說還沒有真正入門,但在實際中憑借著修為以及飛劍的幫助,和數(shù)位修士都有著交鋒,并且已經(jīng)斬過其中一位。 也可以道行勝過修為。 比如說某個修士修行改造到到了大法師甚至天師的境界。 但這位修士卻是一個追求極端的原始肉身教派的純粹修士,認(rèn)為肉身至上,排斥一切改造,可肉身的極限是為先天。 就算他的境界再怎么強大也不能使得肉身超出這個范圍。 所以對其而言就是修為法力跟不上境界。 在正面的戰(zhàn)斗中,可能還比不過一個遠(yuǎn)遠(yuǎn)不如他的內(nèi)外雙修的修士。 這不是說戰(zhàn)斗就只能發(fā)生在正面,純粹的修士就只能憑借肉身來對敵,修為除了義體改造也可以是其它一切科技手段。 如張寶仁的飛劍,3矛所顯露的那面鏡子,這些如同武者體系中的神兵法寶一般,屬于修士中的‘法器’同樣也可以視為修為的一部分。 但這些只是外物,無法改變身體本身的脆弱。 人體在現(xiàn)代科技武器的襯托下實在是太懦弱了。 唯有通過強大的特殊義體將這弱點彌補,這才算內(nèi)外通透完美無缺。 否則在戰(zhàn)斗中,擁有著極為明顯且脆弱的要害,那實在是太要命了,絕對是非常巨大的缺陷。 如果想要彌補道行與修為之間失衡。 道行高的人,因為境界到了,如果拋棄了那堅守的執(zhí)念,很容易就能夠?qū)⒆约旱男逓樘嵘蟻恚瑢⑷笔аa全。 而修為實力偏高的人,想要提升境界就不是那么的容易了。 所以這便是修士之間的境界劃分以道行來算的原因。 這就是修士,科技與人,大道與人之間的契合與平衡。 第(1/3)頁